黑龙江日报11月23日讯 对于双鸭山市集贤县的百姓来说,即将迎来的高铁,让人感觉“坐车更快更方便了”;而在地方党委政府眼里,高铁站的落地建设,不仅是一次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更是一道衡量战略水准和治理能力的考题。
集贤县委副书记、县长郭伟说:“集贤的美好未来,不是被动地等到,而是主动地抓来。”当地干部群众把近年来围绕高铁站落地实施的一系列“大动作”形容为“跨栏跑”——从城乡建设、招商引资到民生福祉,集贤从里到外焕发出新活力,展现出新容颜,跨入高铁新时代。
建成我省东部物流客运枢纽
集贤是个有历史、有故事的地方。1946年集贤设县,位于县城内的火车站名叫“福利屯”。虽然是个二等小站,但由于地处三江平原腹地,距离双鸭山10余公里,福利屯站称得上是三江平原的交通枢纽。铁路横贯全境,3条高等级公路穿境而过,还是农资、农机、建材、粮食等产品物资的批发和集散地。
借势双鸭山西站的落地,集贤定下了“建成黑龙江东部的物流客流枢纽”的战略目标。
牡佳客运专线建设指挥部齐卫国告诉记者,针对项目施工过程施工单位提出的相关问题,集贤县逐项落实责任,明确时限,解决到位。对重大拆迁、红线征地、制梁场、取土场、弃土场、弃渣场、隧道口伐林等问题,各相关部门迅速行动,夙兴夜寐,为项目顺利施工提供保障。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为确保项目稳步推进,成立牡佳客专铁路建设服务小组,到施工现场进行指导,免费提供口罩、酒精、防控物资,全方位卫生消毒,确保工程按时开工,安全有序推进工程进度。
在已经建成封顶的高铁“双鸭山西站”,记者看到车站站房已经高高矗立起来,工人们正在对车站进行室内装修。中铁建工集团牡佳铁路站房工程三标段总工程师刘凯兴奋地告诉记者,疫情虽然给高铁站建设带来了困难,但在各界的努力下没有拖延工期,牡佳客专明年10月正式运行。
过去,从哈尔滨到集贤570多公里的铁路路程,要坐一夜的火车;高铁通车后路程缩短为463公里,全程只需两个多小时,融入全省“两小时经济圈”。可以说牡佳客运专线的开通,将让集贤真正成为我省东部客货运中心枢纽。
项目建设激活沉睡资源
伴随着高铁站的建设和城区西扩战略的实施,一批围绕交通区位优势的项目在集贤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
总投资10亿元的黑龙江裕品米业100万吨稻谷加工及仓储物流综合项目落地建设,一期工程年内投产;总投资3.16亿元辰能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一期工程,年底前将全部完工实现并网发电,从源头上解决秸秆禁烧难题;北大仓粮油集团将总部迁至集贤,并继续扩大投资3.15亿元建设稻米加工及二氧化硅加工项目,全力打造水稻产业强链,将水稻附加值“榨净吃干”。
集贤县有很多旅游资源,像4A级的旅游景点安邦河湿地公园,3A级七星山国家森林公园以及10余个景区景点。还有各类文物遗址186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8处,其中滚兔岭城址入选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随着高铁的开通,“两小时经济圈”的效应将激活这些“沉睡”的旅游资源。
在集贤,记者采访到七星山国家森林公园主任单红威,他谈起七星山汽车营地建设的话题:2019年4月七星山国家森林公园入选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森林体验项目”,是我省唯一入选的森林公园。今年七星山国家森林公园森林体验基地工程项目被列入省百大项目。双鸭山市将其定性为“全市旅游产业支撑点”。目前正在推进汽车营地的建设工作,项目分3期,其中今年重点建设户外森林宿营地、游客服务中心、生态停车场项目,总占地约8.5公顷。“明年盛夏的时候,欢迎全国的朋友自驾来玩!”
补齐民生短板带动县域发展
集贤县是老县城,历史欠账多,民生方面需要改善。
发展需要基础,也需要抓住机遇。高铁站建设和城区西扩打开了集贤的发展空间,县委县政府也在这方面下了很大功夫。
与大型投资集团合作,对所有城区主干道,农村破损通乡、通村道路、桥涵等基础设施进行维修改造,打通城区进出口。
在实施农村危房改造上,对照在册的困难家庭,逐家逐户兜底排查住房情况,以更严要求做好农村困难家庭危房改造工作,坚持把质量安全放在首位,确保建成优质工程。截至今年5月末,全县累计改造建档立卡贫困户、低收入边缘户CD级危房3083户,所有存在质量问题的农村CD级危房已全部完成改造,农村困难群众住上了放心房、安全房。
自集贤县开始启动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以来,充分征询群众意见,因地施策,34个老旧小区、60栋老旧住宅旧貌换新颜,惠及民众3310户。
在道路交通上,位于县城东部的安邦河大桥是唯一一个进出县城的桥梁,存在严重拥堵现象。今年县里在城区东侧新建两座跨河大桥,西侧的友谊街西延公铁立交桥也即将开工,3座桥梁的建设打通县城出入的东西大门,实现了快捷、便利的出行目标。
集贤借势高铁站落地这一契机,不仅有力推动了区域中心战略的拓展,也带动全县各项工作高歌猛进。在2019年双鸭山市全市政治生态考核中,从2017年排名靠后一跃升为全市榜首;2019年在全省县域经济排名中从第29位上升到第17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