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只野鸡舒展美丽的翅膀。
东北网11月25日讯 东北有句老话:“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进饭锅里”。
这情形,老会战们可是记忆犹新,上世纪60年代来大庆参加会战的王老说:“走走道儿,在眼皮底下就飞过去了,有时好几个一起飞,野鸡还偷偷钻进我们家的鸡窝,混口食儿。”
半个世纪过去了,王老说这话时,好像事情就发生在昨天。
如今,大庆还是野生动物的乐园,但曾几何时,野鸡、野兔越来越少了。
记者了解到,野鸡开始日渐兴旺,是全国禁枪之后,1996年10月1日,我国正式实施了《枪支管理法》也就是禁枪令,其中规定,公民不得非法持有枪支弹药,否则将追究刑事责任。
从此,用枪打猎的人没有了,再加上野鸡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市民的保护意识逐渐增强,久违的野鸡,慢慢开始回归。

我市知名爱鸟人董义与一只野鸡共同出现在记者的镜头下。

记者镜头下,一只野鸡自由自在地散步。
野鸡学名叫雉鸡,别名叫环颈雉、山鸡、项圈等。
雄鸟格外美丽,前额和嘴部黑且有蓝绿色光泽,头顶棕褐色,眉纹白,其间点缀一小块蓝黑色短羽,颈部有一黑色横带,一直延伸到颈侧与喉部的黑色相连,具有绿色金属光泽,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野鸡因为偏爱苞米和豆类,所以人们经常可在苞米地、豆地里看见,它们一般早晚出来觅食。
如今,野鸡于大庆,一年四季不离不弃。即使在寒冷的冬季,吃住都很艰难的情况下,也不曾离开。

近镜头下的野鸡。

阳光下,清新的空气中,一只野鸡引颈高歌。

两只野鸡展翅飞翔在蓝天下。
记者在拍摄大庆野生动物的过程中,野鸡自然而然成了免费的模特,出镜率极高。它的美丽、它的窈窕,都让市民百看不厌。
大庆好生态,引来“彩凤凰”,野鸡已成了美丽大庆的一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