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龙视新闻联播报道 12月10日,国家统计局公布全国粮食产量,黑龙江总产7541万吨,比去年增长0.5%,实现十七连丰,连续十年领跑全国,持续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做出重要贡献。

今年,兰西农民马武家的粮食丰产又增收,60亩玉米地,每亩平均增产200斤。近期,全省各地捷报频传,农垦和平牧场试验田大豆亩产336.2公斤,刷新东北地区大豆单产纪录;农垦友谊农场4000多亩大豆,亩产256.8公斤,创4000亩连片高产攻关最高水平。各大合作社、农家院里,谷满囤,粮满仓。
庆安县洪光现代农机合作社理事长于洪光说,他现有的场院都不够用了,另外一个场院也都堆满了,今年粮质确实好,又是一个丰收年。

今年喜获丰收,但年初时,大家可是急得团团转。受疫情影响,农资进不了村,农民很着急。黑龙江发布《备春耕指导意见指南》等多个政策,使得防疫备耕两不误,线上线下齐步走。3月底,全省农资全都下摆到户,比往年提前了一周;5月份,各种农作物全播在了丰产期;8月份,抽穗期比往年提前10天左右。

就在大家满心欢喜等待丰收时,9月,黑龙江遭遇台风“三连击”,降雨量达到179.6毫米,成为继1961年以来同期最大雨量,齐齐哈尔、鸡西部分地区风力超过12级。虽然部分农作物出现了倒伏,但天不给力人努力,黑龙江多措并举,抗灾夺粮,第一时间出台农机改装补贴政策,调动农民收粮积极性。

10月23号,黑龙江垦区4300多万亩耕地秋收率先告捷,各市地也相继完成秋粮收获。随后秋整地工作全面展开,确保耕地“黑色越冬”,为明年春播做足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