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2月14日讯 基因编辑系统与技术创新研究领域、大健康与营养等领域、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及旅发大会策划领域……近日,黑龙江惠美佳制药有限公司黄志伟“头雁”团队工作站、黑龙江恒元汉麻科技有限公司黄志伟“头雁”团队工作站、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叶强“头雁”团队工作站正围绕相关领域开展合作,并取得积极进展。据悉,我市“十大基地”中的“高校科研平台延伸基地”,是以“头雁”工作站为依托,柔性引进“头雁”专家及团队,为我市企事业单位提供多元化的创新服务,助力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十大基地”分别为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大学生就业创业基地、红色教育国情教育基地、人才智库基地、大学生联合培养基地、高校科研平台延伸基地、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基地、高校优质生源基地、干部人才锻炼基地、高校农产品供应基地。我市高度重视人才工作,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组织部工作部署,通过整合校地资源优势,加快推动“十大基地”建设,支持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组建各类科技创新团队,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积极支持企业与高校院所开展合作,与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大学、东北林业大学、省工业技术研究院、省林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等签订了合作协议,以成果转化和技术攻关为目标,采取“项目+人才+团队”方式借智引才,全力推进“头雁”工作站、创新研发中心和成果转化平台等建设;合作成立了“黑龙江大学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牡丹江)中心”、“省工业技术研究院牡丹江分院”等一批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基地;与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合作的良种繁育示范田种植面积已达3000亩以上;与哈工大、华都绿色环保集团合作的3MW生物质分布式热、电、硅联产项目已签订投资框架协议……努力吸引聚集一批高层次人才,引进转化一批高新技术成果,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全市发展提供“智力引擎”。
截至目前,哈尔滨工业大学在我市企事业单位建立了6个“头雁”团队工作站,东北林业大学在我市建立了爱熊猫小镇创新研发中心,牡丹江医学院与市政府、省科技厅共同建立了牡丹江医学院医药研发平台等。全市高校科研平台延伸基地已达到13家,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基地达到8家。
下一步,我市将围绕“头雁”团队工作站建设目标、建设任务、建设模式、建设流程和保障措施等5个方面,深入研究《牡丹江市“头雁”工作站建设细则》,为“头雁”团队工作站提供精准的服务保障和政策支持,充分激发“头雁”人才活力,释放“头雁”人才动力,确保“头雁”团队引得来、用得好、留得住。同时,将继续积极推进“头雁”团队与我市企事业单位开展合作对接,建立“头雁”团队工作站,为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