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2月16日讯 身裹军大衣、脚踩厚棉靴、戴着毛耳包……在杜尔伯特县克尔台乡乌诺村,不论是在农户家中还是在鸡窝鸭圈边,亦或在冰封的湖面上、冻实的草塘旁,总能见到3个“80后”,他们是黑龙江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派驻乌诺村驻村工作队的关强、刘健、刘连芳。
“你这渔场人放天养,野生鱼和小笨鸡卖得贼火,我们特意来学习学习。”12月1日,在克尔台乡哈布塔南泡边,刘健等人裹得严严实实,一会钻进鸡窝,一会跑进冷库,一会又到湖面瞧瞧,不停地和大庆市当奈湿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讨教着渔场农副产品卖得火的原因。刘健说,同样是小笨鸡,渔场的就比农户散养的更能卖上价。
“乌诺村紧邻齐齐哈尔,周边是湿地保护区,这儿环境好、资源丰富,但交通闭塞,劳动力短缺。”刘健说,脱贫防返贫的重点是让群众能够持续造血,驻村工作队通过“绿色农副产品+顺丰速运+自营电商”帮扶策略,激发贫困户致富热情。
乌诺村距杜尔伯特县城40余公里,农产品运输成本高,多年来村里的好货外运难、销售难,更难成规模。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面对村里的好货怎么卖、该如何发展,三人研究了起来。“我们坚信办法总比困难多,从生产、包装、运输、销售等每一个环节逐个分析。”刘健说,物流是第一个难题。三人分头对接各大物流公司,邀请负责人看现场、谈合作,村里农副产品的高品质和哥仨儿的这股劲儿,打动了顺丰速运公司,达成了价格最优、到村取货、包邮到家的合作。如此一来,村里的绿色农产品不仅保鲜有保障,还降低了运输成本。签约那天,哥仨儿整整乐了一个晚上。后来他们才知道,这也是全省第一家与顺丰速运合作的驻村工作队。
解决了物流难题,三人做的第二件事就是统一设计、包装绿色农副产品,抱团销售,树起乌诺村扶贫农产品品牌。驻村工作队还精心准备了印有“精准扶贫,与爱同行”的农产品宣传单和风干麦穗作为封皮的“感谢信”。他们利用各种机会宣传展示乌诺村绿色农产品:带着禽蛋参展大庆丰收节活动,不仅现场销售火爆,多个网红还主动提出合作;带到哈尔滨中央大街小康龙江扶贫产品直营店内,全国各地游客争相购买,客户圈不断扩大。不仅如此,三人还利用微信朋友圈,宣传、售卖村民房前屋后种植的小园菜、野生鱼、散养鸡鸭。经过驻村工作队的营销,脱贫户王伟家2000斤小园土豆3个小时售罄,村民陈其福果园的3000斤李子3天卖光了,脱贫户孙霞牵头分拣销售的小园菜10天售出1400多斤。
“吃了都说好,全是回头客。”刘健说,乌诺村产品好,客户一天天增多,遍布全国。扶贫产品销售火爆,驻村工作队商讨后又大胆地帮村里搭建自营电商。他说,自助者多助,自立者自强,不仅要帮村民建起销售平台,还要让村民自营,实现直营销售增收。说干就干,仅用3天时间,“克尔台乡乌诺村扶贫农产品”微店上线,当天便迎来订单。“现在电商平台上线两个月,销售额8万多元,单日最高销售额3500元。”刘健自豪地说,不仅全村乃至全乡蛋禽通过自营电商售罄,还带动了周边乡镇农副产品的销售,尤其是乌鸡蛋,还夺得微店平台人气排行榜冠军。
乌诺村的农货不仅品质好,如今卖得也好。乌诺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关强说,扶贫农副产品仅仅是乌诺村的增收渠道之一,脱贫户刘畅已掌握了手工香皂制作,下一步将深度发展乌诺村手工业扶贫产品;乌诺村鸟成群、景怡人,驻村工作队多次邀请省摄影家协会采风,为摄影爱好者提供向导、场地、食宿等服务的摄影旅游正在开发中,并将带动农副产品销售,促农多渠道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