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2月21日讯 今年以来,牡丹江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依托生态和产业基础优势,把发展绿色农业作为质量兴农战略的具体实践,通过提升绿色生产优势、聚焦“两头两尾”建设等途径,将绿色理念融入农业生产全过程,高质量推进现代农业实现绿色发展。
转变农业耕作方式,提升绿色生产优势。今年,宁安、海林、穆棱等地的果蔬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自主开展轮作休耕,涵养地力,不断尝试绿色种植方面探索,提升农产品品质。全市各地还通过实施深松整地、保护性耕作,加大对有机肥替代化肥、绿色防控替代化学防治等措施,减少化肥和农药投入,保护生态环境,全市农业“三减”示范田面积一直保持在百万亩以上。
牡丹江市坚持把消费升级作为指挥棒,充分利用自身资源禀赋,加快玉米去产能,增加食用菌、小杂粮、特色林果、中药材等特色农产品供给,补齐生态短板,经济作物结构得到持续优化。今年各地通过强化市场信息服务、政策扶持项目实施等措施,围绕蔬菜、中药材、亚麻等高效品种,积极引导农民扩大种植面积,新建续建了中农国泰公司基地、龙江百草康公司基地、宁安永富村等一批中草药种植基地,有效带动了中药材种植规模扩张,全市新增中药材6万亩以上。
加快绿色农业产业化建设。今年牡丹江市还以“两头两尾”为抓手,以绿色加工为核心,加快推进绿色原料基地提档升级、龙头企业培育和绿色品牌建设等工作,促进特色农产品的就地转化增值。针对前期疫情影响,市农业农村部门积极探索建立微信工作群和企业服务群,加强了对“三品一标”企业的政策宣传、生产指导和技术服务,切实做到了程序简化、指导到位、质量不降、效率提高,20余家农产品加工企业进行了绿色食品申报,认证产品种类逐步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