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2月24日讯 集中攻坚稳就业,精准服务保民生。今年以来,双鸭山市东区在扎实做好“六稳”、全面落实“六保”中,将“稳就业”“保居民就业”作为首要任务和头等大事,不打折扣贯彻落实好稳就业、保就业政策措施,并形成就业创业服务制度化、经常化,推动全区稳就业保民生持续向好发展。
稳住企业,稳住经济运行,也就稳住了就业。从援企稳岗出发,全力落实稳就业政策,抓“六保”、促“六稳”成效显著,为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发挥了重要作用。截至目前,岭东区共有7家企业享受社保减免政策,享受政策资金1051.97万元;2家企业开展职业技能线上培训,享受政策资金195.85万元;4家企业申报就业创业服务补助4万元。全力落实就业见习补贴政策,积极服务辖区企业,为黑龙江建龙钢铁有限公司“青年就业见习单位”申报符合补贴政策条件人员29人。全力落实灵活就业困难人员社保补贴政策,启动实施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会保险费政策,通过“减、免、缓、返、降”社会保险纾解企业困难政策,形成叠加效应,最大限度减轻企业负担,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缓冲,给企业吃下“定心丸”。
从优化服务出发,不断拓展线上线下就业服务。推广优化线上招聘服务,通过“双鸭山就业D图”、双鸭山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微视岭东等渠道动态发布岗位信息,实施“就业服务不打烊、网上招聘不停歇”线上“春风行动”招聘会。累计开展网络招聘活动8场,参加招聘活动的企业56家,提供就业岗位1500余个;在开展适龄劳动力调查的基础上,深入建龙钢铁、长山矿业、鑫沙环保等区内企业进行用工大调查,收集各类岗位信息,共发布企业招聘信息1300余条,求职人员累计登记1000人次,230人实现就业。全区现已开展电商、育婴、手工编织等专业线上培训450人次。针对纤维制品加工项目对工作人员劳动技能要求不高,销售渠道稳定,发展前景广阔,收入可观,既提供“厂内岗位”,还能提供“厂外岗位”,不仅使加工厂离家比较远的待业居民能够打破空间限制,实现“居家上岗、居家赚钱”,还为部分待业居民提供就业岗位,重点予以扶持,协助企业开展线上培训4200人次,线下培训105人。扶持指导黑龙江天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参加全省第一届“龙创杯”创业创新大赛,取得第九名的好成绩。
从创新模式出发,发展地摊经济促就业。地摊经济可为低收入群体乃至暂时失业人员提供相对稳定的就业机会。岭东区于5月末启动了1处“地摊经济”。据不完全统计,从业人员200人左右,其中灵活就业人员和低收入人员占70%左右,日均营业额均超100元,超过200元达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