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2月25日讯 随着元旦临近,和聚会、出游、购物有关的消费逐渐迎来高峰。在各大实体商家陆续推出各类年底收官促销活动的同时,电商平台的元旦促销也开始预热。对此,牡丹江市消费者协会提醒消费者在过节期间要科学、文明、理性消费。
近日,记者走访牡丹江市各大商超卖场、餐饮娱乐等场所发现,各商家摩拳擦掌开始为年末冲刺做准备,不仅纷纷打出满减、折上折等促销口号,还有不少商家推出了会员卡储值赠送的优惠政策。除了实体商店,线上的电商平台及微商们也逐渐掀起促销热潮,1元抢购、9.9元购、特价抢家电、配发现金红包、赠送购物券等各类活动层出不穷。受疫情影响,今年年底旅行社的生意则略显冷清。
对此,市消协建议消费者,节日期间购物,面对高折扣、高额返券等诱惑,消费者应保持谨慎理性心态,选择正规的消费场所购物消费,谨防虚假打折。同时也要注意,打折特价商品、赠品等同样享受“三包”服务,要保管好购物凭证。外出就餐时,如发现餐饮行业谢绝自带酒水、设置最低消费、收取包间费等行为,应明确此类行为均属霸王条款。外出旅游的消费者在景区附近的饭店用餐时,应格外注意,点餐时尽量看清楚单价,结账时留意账单上的菜价是否前后一致,以免挨宰。
网购时尽量选择有一定规模且有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网站商铺进行购物,使用具有安全功能的浏览器,不要点击卖家提供的交易链接或图片,不要轻易支付第三方提供的非所需商品的链接,同时关注消费者对网店商铺的口碑及参考其他消费者的购物点评。
市消协提醒消费者,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消费,都要注意保留消费凭证,掌握维权途径,以免在出现问题进行投诉时无据可举。一旦发生消费纠纷,可先与经营者协商解决,也可向有关部门投诉,维护自身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