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月25日讯(付建国 记者 佘雨桐)工程竣工两年多,尾款却迟迟要不到。企业经营不景气,急需这些回款,自行沟通不了,便诉至法院。因疫情影响加上被告身在北京,25日,大庆市高新区人民法院采用网上开庭,对该案采取“云”审判,成功化解双方纠纷,达成调解协议。

工程生纠纷尾款迟迟不到位
被告是北京一园林绿化公司,其在大庆承建了一工程项目。随后,其又于2018年9月5日将该工程项目中的结构铁艺、不锈钢、玻璃等装饰项目,分包给原告大庆一金属门窗制造公司,双方签订了建设工程分包合同,合同总标的额为2066000元,并约定违约金每日按合同总额的千分之五计算。
合同签订后,原告按照合同约定组织人员、购买材料及机械设备工具等进行施工,同年12月1日完工后,经验收合格后交付给被告投入使用,被告为其出具了工程峻工验收确认单。
在施工过程中,被告按照工程进度给付了原告大部分款项,仅剩150000元尾款未付。工作竣工后,原告多次向被告索要,但未果。
维权遇疫情法院决定“云”庭审
无奈之下,原告于2021年1月7日通过网上移动微法院立案系统,将远在北京的园林绿化公司诉至法院,要求对方支付150000元工程款及以此为基数按照日千分之五支付违约金。
接到案卷后,魏法官仔细查看了卷宗,并打电话联系双方当事人,告知开庭时间,进一步了解案情,并向双方讲明当前疫情的形势、网上开庭的好处、“云”间系统的登录方式及注意事项,积极引导双方走网上“云”审判。
本着纠纷早晚都要解决的想法,双方当事人都欣然同意网上开庭,并定于2021年1月25日上午9时网上见。
找准争议点隔空调解化纠纷
2021年1月25日上午,案件如期开庭,双方当事人,地处北京、大庆两地,与法官同时登录“云间”网上庭审系统,由法官通过“多方视频”功能,在线邀请当事人视频开庭。
在调解中,魏法官对双方展开了调解,告知原告:依据合同规定,涉案工程应于2018年10月11日前竣工,但本案工程于2018年12月1日才正式竣工,其也存在违约情形;其次,被告方拨付工程款过程中,原告方存有票据给付不符合规定的情形,应积极配合对方进行补正。告知被告工程已竣工两年多,交付工程款是发包发应尽的义务。
庭审中,被告北京园林绿化公司向法庭陈述,最近两年,因为疫情原因,建筑行业经营出现了一定困难;另外,有多家公司拖欠其工程款,致使资金回流出现了问题,其流动资金相对紧张,希望原告方多多给予理解。
通过多次的调解,最终双方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主动提出让步,达成了调解协议,即被告北京园林绿化公司于2021年4月15日之前一次性给付原告大庆金属门窗制造公司工程款150000元。
法官制作笔录等日常庭审现场的工作,都在手机“视频聊天”中有条不紊地进行。整个庭审过程快捷、便利,线上网络庭审如同面对面,视频画面清楚、声音传输清晰、对话流畅、播放连续。
“魏法官,感谢你给予我们调解,感谢你们法院网上审判,让我们足不出户、不用见面就能化解纠纷,不仅免了我们长途奔波之苦,还让我们有效避免了疫情感染的风险!”调解结束后,被告北京园林绿化公司的出庭人员,在视频中这样感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