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月27日讯 日前,经大庆市人民政府批准,大庆市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公布。
在25项代表性非遗项目中,肇源县蒙古族祭祀敖包习俗、站人大鼓书、马头琴演奏等8项非遗代表性项目“跻身”市级非遗名录。
截至目前,全县共有27个非遗代表性项目进入省、市、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使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有效挖掘、整理与保护。其中,肇源古建筑彩绘、古驿道站丁习俗、东北简板大鼓、莲花湖的传说、辽代御用全鱼宴5个项目分别“跻身”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省级“非遗”扩展项目名录;肇源玻璃画手工技艺、肇源霍氏八极拳、北派评书等17个项目进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县级“非遗”项目5个。涵盖了民间文学、习俗、曲艺、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体育、传统医药6个类别。。
肇源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坚持“挖掘与整理并重、传承与弘扬并举”的原则,积极采取“深层次挖掘、宽领域整理、全方位传承”的有效措施,初步建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保护体系,代表性传承人得到有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和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正在全面稳步推进。
肇源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非遗项目负责人王伟奇说:“近几年,肇源县对‘非遗’项目保护和传承工作高度重视,每年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契机,开展宣传活动,并发放‘非遗’保护知识宣传单。同时,在2019年,举办了肇源县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文艺晚会,还在肇源博物馆举行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展。”
为进一步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与保护工作,肇源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积极开展“非遗”项目宣传和弘扬活动,组织和引导“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开展进校园、进社区、进机关、进军营、进乡村“五进”活动。同时,在肇源博物馆开展《传承非遗文化、再现城市记忆》、《流光溢彩》等全县“非遗”项目专题展览。在此基础上,通过县融媒体中心开展“非遗”项目直播,在《肇源新闻》开辟系列报道专栏,广泛宣传和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薪火相传。
王伟奇说:“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抓好‘非遗’工作,对全县已有的‘非遗’项目建档收集资料;对上进行申请省级、国家级项目;对全县的‘非遗’项目全面的挖掘整理,让有价值的‘非遗’项目得到更好的传承。”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肇源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对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排查摸底、收集整理,对濒临失传的“非遗”项目进行抢救和挖掘。传承和弘扬频临灭绝的“绝版艺术”,让原汁原味的民间传统文化遗产永放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