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黑龙江省法院  >  法院动态
搜 索
年过七旬,相识多年,却“闹”上法庭……看法官怎么做!
2021-01-28 17:48:57 来源:黑龙江法院网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七旬老人,相识多年,却因土地承包合同矛盾“闹”上法庭。天冷路滑,加之二人年老体弱,到庭应诉都有困难,看法官怎么做!

  多年前,王某将自己的0.4亩地转包给了李某。2019年冬天,土地被某地产集团征占,某集团给付征地补偿款16000元,由李某领取。王某得知此情况后,向李某索要这笔占地补偿款,李某却拒不给付。为此,王某将李某诉至肇东市法院五站法庭,要求李某给付征地补偿款16000元。

  收到诉状后,法官立即电话传唤李某到法庭应诉。李某否认了王某主张的事实,并称自己身体不好,不能到庭。经查询得知,王某和李某争议的土地村委会没有台账记录,双方都没有土地合同,而且双方没有形成书面转包协议。现双方对土地纠纷争议较大,经当地村委会和司法所多次调解,无法得到解决。

  法官又得知,现王某、李某都是七旬以上的老人,年老体弱,因天冷路滑,确实来庭诉讼行动不便。考虑双方矛盾较大,如不及时解决,容易导致升级激化,酿成不良后果。法官决定冒着零下30多度的严寒,途经30余里的冰雪路面,驱车前往东发屯深入李某家中,到现场办理此案。

  法官到李某家后,李某未在家。按照王某提供的线索,又到集市查找,费劲往复周折,终于找到了李某。到李某家后,法官马上开展调解工作。李某主张此地在20年前从王某处花200元钱转让来的,土地台账已更名于他,所以征地时是他签订的补偿合同,村上将钱拨付给他,因此坚决不同意向王某付款。

  双方各持己见,互不相让,甚至言辞激烈,互相谩骂,恶语相向,法官及时予以制止。针对案情,法官对双方论案情,读法理,讲道理,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努力,终于说服双方,达成互让互谅,由李某给付王某部分土地补偿款,王某放弃了其它诉讼请求。就这样,双方握手言和,一起很棘手的土地纠纷得到解决。

责任编辑:郭丽颖

【东北网专栏】黑龙江省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