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2月9日讯 1月27日一大早,天刚蒙蒙亮,家住七台河市茄子河区中心河村的黄敏就准时起床做饭、打扫卫生,给家里老人换下床单被罩并清洗……忙碌声中响起了女儿的电话。“我和你爸挺好的,你老弟放寒假在家很听话,爷爷奶奶也很好不用惦记,响应号召,你过年就别回来了,除夕夜我们打视频电话,咱这一大家来个‘云团圆’。”黄敏虽然嘴上劝说女儿把已经买好的回家票退掉,可心里却特别想念她。
黄敏的女儿文文在浙江省义乌市一家幼儿园工作,今年大学毕业后刚参加工作,一直没回家。虽然黄敏也想在春节和女儿团聚,但她和家里人都商量好,劝说女儿今年春节不要回家过年。
“好几天才接受自己不能回家过年的事实,回家的火车票早就买好了,还给弟弟买了不少玩具。牛年是我和奶奶的本命年,给奶奶准备的红色新衣服也早都买好了,现在都得通过快递寄回去了。”文文通过电话告诉记者,这是她第一次不回家过年,想想一年没见的家人和丰盛的年夜饭,还是悲伤了好一会儿。但她还是安慰妈妈说:“不用担心我,单位同事大多也都就地过年,伙食好着呢,过年你们就等着收微信红包吧!”黄敏准备包点饺子寄过去,被文文拒绝了,她说包饺子的技能她已经掌握了,自己能搞定。“那天我和孩子她爸还感叹呢,女儿长大了,能自己照顾自己,这次让孩子不回家过年,也算提前体验了一次女儿出嫁后的感觉。”黄敏笑着说。
“爸啊,您给我寄来的鳗鱼我收到了,都放进冰箱里冻上了。您和我妈这两天身体都还好吧,没啥事儿就别出门了。我上下班路上也会注意安全的,你们不用惦记我。等过了年,疫情形势好转了,我一定替我妈去看望姥姥……”
1月27日晚上,在国网七台河供电公司上班的张志远下班刚回到家,就急忙和远在上海的父母视频连线,互相叮嘱尽量少出门,做好个人防护,又询问着各自邮寄的年货都收到没有。视频那端,两位老人言语间满是对儿子的牵挂。
张志远的父亲是上海知青,退休后就和老伴回到上海定居了,他们每年都会在11月份返回七台河住几个月,然后全家再去佳木斯看望张志远95岁的姥姥,和老人一起过年。然而,今年元旦后,由于疫情原因,张志远的父母最终改变行程退掉了机票,决定留在上海过年,他们还劝儿子也不要出远门了。和父母商量后,张志远把原本准备亲自带给姥姥的过年礼物通过快递寄给姥姥,还买了20斤红肠寄给了父母。就在他的年货寄出时,远在上海的父亲也在准备给他的年货。
“我爸知道我爱吃鳗鱼,所以起了个大早去市场买的,这种海鳗平时买不着,只有过年时候才有。”挂掉父母亲的视频电话,张志远眼眶微微泛红,他随即一抹眼角笑道:“虽然今年不能和爸妈去姥姥家过年,但‘年味’没有减,亲人间彼此的挂念没有减,以后有的是时间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