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大庆
搜 索
大庆合作社创新经营新模式 打造致富“加油站”
2021-03-22 15:07:52 来源:大庆日报  作者:程柏毓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东北网3月22日讯“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眼下正值初春时节,在林甸县四合乡新生村的田地里,一车车冒着热气的有机肥由当地牧场运过来后,被均匀地施放在田地里。这是林甸县朋齐农业合作社为改善当地土壤结构,每年投入30万元为合作社成员的土地施用的有机肥,用以提高土地产量。

  农村合作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对于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市各合作社不断创新生产经营模式,为农民致富“加油”。

  肇源县二站镇曙光村娄家寨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高标准种植、高质量加工,通过实行“种养结合”的生产模式,让有机产业链达到闭环状态,使传统农业实现了高质量发展。

  娄家寨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娄云鹤说:“合作社生产的有机农产品,不仅品质优良,更重要的是采用“种养结合”的生产模式,可以把粪便和秸秆做成有机肥还到田里,在保护的环境同时改良了土壤。”

  近两年,随着肇源县农副产品品牌效应的提升以及县委县政府对于合作社、家庭农场的大力扶持,全县大部分合作社、家庭农场不断优化生产模式,在“种+收+销”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加工或深加工项目,提高了效益。位于福兴乡的文景家庭农场就是代表之一。

  据企业负责人刘景龙介绍,文景家庭农场成立之初,每到冬季就很闲,因为种植的农作物在秋季收割后就直接销售了,效益很低。近两年来,家庭农场改变了以往单纯的“种+收+销”的生产模式,不断延伸产业链条,使得效益不断提升。农场从2020年11月份开始加工生产,从没停产过。截至目前,已经加工小米6万斤。

  如今,文景家庭农场除了将种植的谷子加工成小米外,还销售面粉、豆油、粘豆包等产品。同时,在销售上进行线上、线下双融合,提高了农场的效益。

  肇州县积极探索新型农业生产发展创新模式,鼓励农机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代耕代种”社会化服务,让农民安心当“甩手掌柜”。

  近几天,新福乡的许多农民特别悠闲,这得益于新时代现代农机合作社的帮助。据了解,合作社负责土地在农业生产中的所有环节,种子化肥从厂家直接购进,既保证了质量,又节约了成本,同时,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的生产,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

  据新时代农机合作社经理于洪全介绍,合作社今年计划代耕五千亩,等合同签完之后就统一组织生产计划,统一安排生产资料、生产机械和劳动力,实行规模化生产经营、科学管理。

  杜尔伯特县淑繁鹅雏孵化专业合作社的史淑繁则带领合作社成员,闯出了一条“合作社+贫困户”的带贫益贫新路子。

  2017年精准扶贫工作启动,为了带贫益贫,也为了把产业做精,史淑繁自筹5万元,加上申请的扶贫鹅项目资金,带动20户贫困户采取统一饲养、分红增收模式养殖大鹅5万只,将养殖收益的20%分配给20户社员,将收益的30%建立了康平村大鹅产业扶贫基金,持续投入、滚动式发展大鹅产业。 2018年和2019年,每年为康平村61户贫困户每户分红800元,同时,她还吸纳康平村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入社务工,最多的时候一年能挣1万多元。脱贫攻坚以来,帮助贫困户实现增收10万元以上。

责任编辑:强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