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大庆
搜 索
下好“真功夫”!大庆发展县域经济,今年这么干!
2021-03-23 09:27:26 来源:大庆网  作者:崔义鑫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东北网3月23日讯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关乎国民经济的兴衰全局。活跃的县域经济一度被视为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核心密码。

  大庆原本没有县域,直到1992年,肇州、肇源、杜尔伯特和林甸四县划归大庆管辖,实行市带县体制,自此,大庆开始承载县域经济发展的重任。经过29年的发展,大庆的县域经济总量不断壮大、规模不断扩张、实力不断增强。如今的大庆,是全国为数不多的以整市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地级市,4个县均为全国产粮大县。特别是2019年,大庆县域经济位列全省第2。县域经济正在成为拉动大庆经济增长的重要板块,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大庆、争当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排头兵的有力支撑。

  在市委农村工作会议上,市委书记韩立华强调,大庆经济要振兴,县域经济必须先振兴。要把发展县域经济作为稳财源、富百姓、促繁荣的关键突破口,进一步完善“全要素、全地域、全产业链”城乡融合发展机制,各县区要坚持特色发展、错位发展,坚定不移推进招商引资、加强项目建设、提升产业链水平。

   守好“老功夫”,大力发展现代畜牧水产业和现代粮食种植业

  粮食总产始终保持在90亿斤左右、牧业产值连续“十七年”占农业总产值的“半壁江山”、一产增加值持续稳步增长……这些“老功夫”是大庆的宝贵财富,发展县域经济务必守好,在“需求”和“供给”两端发力,大力发展现代畜牧水产业和现代粮食种植业。这是全市农业战线重点工作推进会议上的重要内容。

  我市畜牧水产有基础、有优势、有空间、有市场,全市1000多万亩耕地、590多万亩草原、300多万亩养殖水面,粮食和优质饲草饲料充足,伊利、惠丰、牧原、皓月、金锣等大型养殖加工企业相继落地。大力发展现代畜牧水产业,继续围绕“两牛一猪三禽”发力,在“饲养量”上突破、在“加工量”上质变、在“服务体系”上完善,力争全年奶牛存栏量新增1.8万头,存栏总量达到23万头,计划新增年存栏量100头以上规模养殖场10家;生猪出栏量力争突破200万头,计划新增年出栏5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20个,总量达到200个,规模化养殖比重达到75%;家禽出栏量计划达到3000万只,增长21%。养殖量提升的同时,重点提高加工量,实现加工增值、市场转化,多上饲料、屠宰和加工项目,向前后“两端”同步延长产业链。2021年,生猪、肉牛、家禽本地屠宰量将分别达到100万头、10万头、500万只,加工比例分别达到50%、20%、15%以上,并将同步健全畜禽疫病防控、饲料供给、技术保障等体系。在水产品方面,今年将在建设绿色高质量水产养殖基地、培育特色的大庆水产品品牌、建立畅通的大庆水产品营销体系等方面发力,争取新创建国家级健康养殖示范场2个、总数达到28个,面积140万亩;培育庆字号特色鱼品牌,产量达到5万吨以上,河蟹提升到7000吨以上,同时,依托商业展会、冷链物流、电商平台等广泛开展宣传营销,让更多的市场销售“庆字号”水产品。

  从“供给端”入手,大力发展现代粮食种植业,要依据市场需求,优化农产品供给结构;推进精深加工,提高产品供给附加值;培育特色品牌,提高产品市场供给影响力。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在高质高值高效上做文章,继续调整优化种植结构,科学调整品种结构、品质结构和生产布局,瞄准企业需求扩大种植面积,实现与市场供求端的有效衔接。全市现有粮食加工企业78家,设计加工能力444.5万吨,今年将继续挖潜玉米、大豆、水稻等精深加工,同时,以“绿色”为重点,持续加强认证,提升产品附加值和群众收益率,力争增加绿色标识认证产品30个以上,增加有机标识认证产品3个以上。

  下好“真功夫”,重点做好搭建平台载体、优化营商环境、保持政策连续、扩大有效投资等工作

  发展县域经济,市委农村工作会议已指明方向:各县区要坚持特色发展、错位发展,坚定不移推进招商引资、加强项目建设、提升产业链水平,持续推动重点产业、龙头企业向县域产业园区集中,力争每个县区都培育形成1-2个主导产业,切实把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发展起来、壮大起来。具体该怎么做?全市农业战线重点工作推进会议上也已给出答案。

  抓工业突出抓项目,抓项目突出抓招商,绝非朝夕之力。有多大的“投入”,就有多大的“产出”,发展县域要围绕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产业链延伸等持续发力,重点做好搭建平台载体、优化营商环境、保持政策连续、扩大有效投资等工作。

  ——搭建平台载体。发展县域经济,园区这个平台载体至关重要,要集中人力、财力、物力、精力,把优势资源向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倾斜,不断提高园区的承载力,让园区引得进项目、留得住客商、做得强企业。

  ——优化营商环境。好的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竞争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要坚持问题导向,勇于识题,敢于破题,拿出好措施、好办法,形成制度,固化下来、坚持下去。

  ——保持政策连续。相比新招一个企业而言,做好服务更容易。要扶持好、支持好、培育好全市现有的163个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推动企业快速成长、快速裂变、快速利税。

  ——扩大有效投资。投资是拉动经济发展的关键力量,要瞄准高标准农田建设、仓储物流保鲜冷链物流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养殖生产能力建设、动植物保护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村供水保障、智慧农业和数字乡村建设、农村公路建设、农村电网建设以及乡镇污水处理工程等这些全省扩大农业农村有效投资重点内容,逐项研究,专题会商,扩大有效投资。

  练就“巧功夫”,农业领域招商工作要突出特色、紧盯目标、瞄准大项、精准专业

  “招商抢资”的时代已过,如今的农业领域都在“挑商选资”,农业干部招商要练就“巧功夫”,撒大网捕鱼的同时,要有所侧重。

  ——立足优势,突出特色抓。大庆地处北纬45度,是世界著名黄金黑土带、奶牛带、玉米带、水稻带,这是大庆发展县域经济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和地理优势,“卖点”十足。农业领域招商工作要立足地理特色、产业特色、人文特色、区位特色等资源禀赋和地缘优势,有针对性地实施靶向招商。

  ——组建专班,紧盯目标抓。各县区要成立专班,组建专业团队,制定一套产业项目升级和培育目标,围绕园区实际,逐个项目、逐个产业链突破。

  ——坚定信心,瞄准大个抓。往往1个战略性项目,顶10个甚至100个小项目。要按照“每个县区都培育形成1-2个主导产业”目标,锁定重点方向和重点目标,攻坚克难、坚持不懈抓下去,同时服务好现有龙头企业,帮其快速成长。

  ——市县联动,精准专业抓。市农业农村局、市粮食局是全市农业和农产品加工招商专班牵头单位,要与县区建立会商机制,共享线索、共同发力,真正引进一批高质量、高效益的重点农业产业项目。各县区要瞄准国内农业产业龙头清单,深入研究、紧盯动向、保持联系,用真心和韧劲打动、触动、感动企业投资。

责任编辑:李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