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3月23日讯 “十三五”期间,黑河市委、市政府始终将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牢牢抓在手上,尽锐出战、合力攻坚,取得重大胜利。2019年末,黑河市提前一年完成131个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2.68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省级贫困县孙吴县实现脱贫摘帽,历史性解决绝对贫困问题。
黑河市建立完善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织机构,形成“任务书”“路线图”“工期表”,对脱贫攻坚工作周密部署、跟踪推进,落实中央、省委脱贫攻坚决策部署,强化扶贫政策落实,不断拓宽增收渠道,全面提升贫困群众的幸福指数。全市对标“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标准,补短板、强弱项,保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累计完成687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和912户其他三类人住房问题整改。实施了贫困人口农村饮水巩固提升等工程项目,实现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动态清零。建立义务教育阶段的贫困学生全学段全过程全覆盖的资助体系,全面落实控辍保学、“两免一补”、营养改善计划和各类学生资助政策,全市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除身体原因外无一人失学辍学。全面建成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商业保险“四位一体”的医疗保障体系,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保率100%,“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结算政策全面落实。全面实行贫困人口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个人缴费财政补贴政策,贫困群众“看病贵”问题得到根本性扭转。
“十三五”期间,9585户14747名建档立卡贫困户纳入农村低保、特困供养兜底保障范围,为12455人次农村困难群众发放临时救助资金2294余万元,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极大增强。农容村貌显著改善,所有贫困村全部实现“三通三有”,基本建成“外通内联、通村畅乡、客车到村、安全便捷”的交通运输网络,广播电视实现全覆盖;完善了县级文化馆6个,县级图书馆6个,乡镇综合文化站66个,图书流动站99个,农家书屋、文化大院567个;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达标率100%,全市所有贫困村全部有卫生室、有医生、有文化活动场所。坚持因地制宜引导和支持贫困群众发展特色优势农副产业和光伏、旅游、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增强“造血”功能和自我发展能力,促进贫困人口持续稳定增收。截至目前,到位扶贫资金8.44亿元,实施扶贫产业项目308个,全市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产业带动全覆盖。始终把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作为重要抓手,引导贫困村党组织创办领办专业合作社,组建产业党支部,实施37个“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三位一体党建扶贫项目,充分整合内外资源,调动各方力量投入脱贫攻坚事业,汇聚起全社会关注、参与、支持扶贫的强大合力,形成同心同向的扶贫工作格局。
2020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面对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艰巨任务和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形势,全市聚焦目标任务,进一步压紧压实责任,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市无一人返贫,未产生新致贫群众。2020年全市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实现12391元,是2016年扶贫标准的3.93倍,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贫困地区发展后劲和内生动力显著提升。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黑河市将持续抓好防止返贫动态监测,持续发展壮大扶贫产业,加强扶贫资金项目管理,做好脱贫人口稳岗就业,筑牢兜住民生底线,同时统筹推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积极探索建立相应的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的体制机制,为黑河市乡村振兴开好头、起好步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