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黑龙江综合  >  科教·就业
搜 索
百名主播讲党史 | 龙广电主播武春成讲述平凡小屋中的风云变幻
2021-03-26 08:13:17 来源:龙视新闻联播公众号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据龙视新闻联播报道 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发展史中,龙江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前赴后继、顽强奋斗,不断夺取革命、建设、改革的重大胜利。在黑土地上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史诗。

黑龙江广播电视台

大型融媒体报道活动

《百名主播讲党史》启动

100位龙广电主播

走进纪念馆、革命遗址

讲述一段段可歌可泣的奋斗故事

追寻党的光辉足迹

传承龙江优秀精神

星星之火 燎原之势

龙广电主播武春成

为您讲述中共满洲省委旧址背后的故事

  这里是哈尔滨市南岗区的光芒街,正如它的名字一样光芒街曾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斗争息息相关。

  在这条街的南端坐落着一幢普通的俄式平房,从1933年到1934年间,这里曾是中国共产党在东北的最高领导机关——中共满洲省委的所在地,是我党领导东北人民进行抗日斗争的中心和总指挥部。在民族存亡的危难之际,这所不起眼的小平房掀起了抗日斗争的惊涛骇浪。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沈阳被日军占领,中共满洲省委机关从沈阳迁到哈尔滨,地址几经变换,在1933年夏天才转移到了这里。房东是一位俄罗斯老人,时任省委秘书长的冯仲云以大学教授身份为掩护在这里安家,满洲省委秘书处就设在这所房子里。省委领导经常在这里阅读文件、研究工作。中共满洲省委将党中央的重要文件从这里向东北各地党组织和抗日部队发出。当时冯仲云的妻子薛雯担任省委交通员,她出去传递情报时经常把文件裹在女儿的身上作为掩护,而回家时只要看见窗台上还摆着一盆绢质玫瑰花,就知道家里是安全的。

  由于斗争的需要,这所房子里很多的陈设都是暗藏玄机的。比如客厅的沙发靠背是空的,省委的主要文件都藏在沙发的靠背当中。如果遇到紧急情况文件来不及转移,就会立即投入到旁边的壁炉中化为灰烬。

  这所房子里当时还住着冯仲云的两个孩子,据他的女儿冯忆罗回忆这里曾发生过许多惊心动魄的革命故事。

  一次,为策动伪军起义,罗登贤、冯仲云、薛雯等人在屋内连夜印刷宣传品,突然,附近传来狗叫和脚步声,巡夜的伪满警察来了。为了防止暴露,薛雯灵机一动,狠狠心在女儿的身上拧了一把,孩子哇哇大哭起来,哭声掩盖了油印声。外面的脚步声时断时续,一有声音,孩子就得受一次折磨,望着可怜的孩子,同志们的心像刀绞一样难受。

  就是在这样充满凶险的环境里,中共满洲省委领导成员不怕牺牲、坚持斗争。毅然决然地站在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最前线,肩负起民族救亡图存的重担。人们熟知的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赵尚志、周保中、李兆麟、赵一曼等抗日民族英雄都曾是满洲省委的重要成员。在中共满洲省委领导下,东北的反日游击队不断壮大,发展为人民革命军,开辟了多块抗日游击区,为建立东北抗日联军、进一步扩大东北抗日游击战争奠定了基础。

  在那段波澜壮阔的烽火岁月里,中共满洲省委作为东北地区革命斗争有力的领导核心,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不断壮大党在东北的组织,使革命的火种遍布于东北的白山黑水之间。领导东北人民开展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捍卫了国家和民族的尊严,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

观看更多红色足迹

请登录“极光新闻”客户端

“党史学习”频道

我们一起打卡学习吧!

长按识别二维码

选择“党史学习”频道

点击“红色印迹”栏目

聆听党史故事

感受百年风华

重温红色记忆

传承红色精神

打卡红色教育基地

一起学起来

责任编辑:王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