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3月26日讯(关玉 记者 佘雨桐) 2021年1月2日,祖国最北边陲小城漠河市被评为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善法良治的春风拂遍金鸡之冠,依法治国的暖流涌满兴安大地。
依法履行政府职能彰显良好法治建设成效


为提升政务服务能力,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做到本级政务服务单位入驻省政务服务网的入驻率100%、政务服务事项入网率100%、移动端可办事项与政务服务网可办事项同步率100%、全市乡镇(社区)政务服务便民中心覆盖率100%。
市公证处在疫情期间是省内第二家开通网上不见面授权委托办理事项服务的单位,创新公证服务模式。
为实现政务服务“掌上办”,开发行政服务中心微信小程序,利用互联网方便群众办事。
2020年11月2日,侯女士将锦旗送到了市行政服务中心不动产登记窗口,对工作人员为自己成功办理了有难度的不动产登记业务表达了感谢。这也是漠河市首次办理此类难以解决的不动产登记方面历史遗留问题。
执法为民依法行政 打造强劲法治动力引擎
全面纵深推进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依托漠河市政府网站建立“行政执法信息”公示平台,联合信用系统双公示平台、“双随机一公开”平台等,强化行政执法事前、事中、事后公示。
漠河市应急管理局推行了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重点监管为补充、信用监管为基础、“互联网+监管”为支撑、事故倒查追责为保障的“五位一体”安全监管执法模式。漠河市生态环境局建立环境监察三级网格化管理,强化生态环境领域执法,漠河市被授予为第四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


旅游警察大队、北极旅游巡回法庭、北极镇旅游综合执法大厅构建成旅游“3+1”执法体系,常态化开展联合执法检查,在全省率先推出了旅游消费“先行赔付”机制。
他们是黑龙江省公安边防总队北极边防派出所的民警,为创造平安、稳定、和谐、法治的边境环境作出了突出贡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北极边防派出所“戍边为民模范边防派出所”荣誉称号。
加强普法宣传教育渲染浓厚法治文化氛围
成立“七五”普法讲师团,积极培育乡村“法律明白人”,完善法制副校长队伍,构建市、乡镇、村居三级普法网络,形成了党政主要领导挂帅,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普法格局。因地制宜建设法治公园、法治长廊、北极村“法治红灯笼”一条街等阵地,打造具有文化氛围的法治文化广场。
2020年9月21日,漠河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在会上率先为漠河市人大代表发放民法典160本,为全面提升漠河市人大代表法治意识、依法履职能力发挥积极作用。
举办宪法宣传周系列活动,先后聘请来自哈师大、省委党校等单位的专家为全市机关干部宣讲宪法。漠河市司法局和网信办联合举办“12.4国家宪法日”有奖竞答活动,累计答题万余次,大力推动宪法全面实施。
多元化解矛盾纠纷 聚力推进法治维稳功能
市、镇、村层层联动、依次延伸,建立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服务站、服务工作室,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引导业务办理等一站式服务。

深入开展“学东莱创枫桥”活动,执行公安派出所、司法所两所联动矛盾纠纷化解“1461”工作法,扎实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开展大调解联动机制,由漠河市司法局、律师、个人调解室联合运用调解方式处理了一起历时31年的上访案件。北极镇司法所及其工作人员先后获得“全国先进司法所”、省级“示范化”司法所、“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等荣誉。
目前,漠河市正在全力以赴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以法治创文明,以法治惠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