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4月2日讯(记者 王亮 刘嘉 周秘) 在备春耕关键期,东北网、极光新闻对黑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站副站长、研究员沈铁恒进行视频访谈。
“早在2019年,省农业农村厅就发布了《黑龙江省中药材种植区域布局》。”沈铁恒表示,在备春耕期间,一定要按照区划布局生产。例如:东部山区适宜种植人参、五味子、刺五加、平贝、黄芪等,西部风沙干旱区适宜种植防风、柴胡、桔梗、板蓝根、水飞蓟等。同时,广大农民一定要选好种子,到正规企业购买,并留好发票。

在适时整地播种上,沈铁恒介绍,针对苗期立枯病、猝倒病、菌核病、根腐病等病害,应提前进行种子和土壤消毒处理。在10厘米耕层土壤温度稳定通过5℃以上时,及时抢墒播种。
沈铁恒表示,中药材生产实施绿色防控,是中药材产业健康发展必然趋势。不走绿色防控,中药材生产将逐年萎缩,没有出路。绿色防控是打造黑土龙药、绿色龙药、品质龙药、品牌龙药、健康龙药和安全龙药的基础条件。
背景资料:近年来,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健康中国”战略,确立了加快打造全省中医药千亿元产业目标,连续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和推进举措,省农业农村厅成立中药材产业发展专班,统筹指导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在各项政策的激励下,全省农民种植中药材积极性空前高涨。中药材示范基地204个、万亩以上示范区18个、5万亩以上大县15个、10万亩以上大县5个。认定中医药特色小镇27个、定制药园11个,建设中药材高标准农田36.7万亩。全省2021年中药材产业要围绕产业化发展主线,以优势道地药材种植基地建设为核心,以产地加工为重点,以市场营销为突破,以科技创新为驱动,确保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350万亩,产量70万吨,产值达到14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