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挖掘龙江红色资源,讲好龙江百年党史故事,由省委宣传部牵头,省委史志研究室、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在全省联合开展“红色印记讲述龙江百年党史故事”主题调研采访活动。记者来到黑河市,在孙吴县走进一处要塞,讲述它在抗日战争时期发挥的重要作用。
记者 高金鹏
从1932年到1945年,日本关东军在东北对苏边境修建了14处永久性的战略工程,我现在所在的这个胜山要塞就是其中的一处。当年,日本侵略者用棍棒和刺刀逼迫几千名中国劳工,历时三年半的时间修建了这处要塞。胜山要塞位于孙吴县,占地面积一共是一百多平方公里,很多的建筑都是在山体内和地下,它的构造非常坚固,同时设计也是比较细致的,也赤裸裸地暴露出日本军国主义妄图称霸世界的野心。

胜山要塞距离孙吴县城大约40公里,分为左右两翼,弹药库、医院、俱乐部等设施一应俱全,最核心的部位就是主阵地的指挥中心,这里也是要塞的最高处,所有作战命令都是从这发出的。
孙吴日本侵华罪证陈列馆馆长 金殿山
我们现在所在的位置就是胜山的主阵地。

这是向外的一个通道,它这个通道我看高度可是挺矮,当年日本兵个(身高)都相对矮,这也是够用的。

这是它的一个射击孔,这个射击孔的目的,一个是掩护他们的部队向外冲锋;再一个是怕伺机进来的部队,防止他们侵入。他们所有的设备一应俱全,我们现在这个位置大概是海拔340米,刚才我们上的台阶23级。

你看这是他们的一个卫兵休息室,这也是向外的通道也有射击孔。

我们走到尽头就是他们向外的一个瞭望口,他们通过这种攀爬,这个还是原来的水泥钢筋,到外面的碉堡,然后向四周瞭望。
胜山要塞的大部分构筑都隐蔽在山体和地下筑垒中,厚度可以抵御50吨级坦克的压力和重磅炸弹的轰击,它之所以被修筑在这里,是有一定原因的。1932年,日本关东军入侵黑河后,陈兵黑龙江右岸与苏联对峙,以孙吴为中心针对苏联阿穆尔州开展军事部署。
孙吴县文联主席 张建华
因为当时这个地方离苏联比较近,直线距离最近的地方也就有十公里,是炮弹所能及的范围,它的作用主要一是日本关东军可以随时进攻苏联;另一方面也是防止苏联偷袭日本关东军的大后方。

要塞是非常重要的军事设施,进可攻退可守,从1937年胜山要塞修成,到1945年孙吴县解放,经历了八年多的时间,期间,东北抗日联军来到孙吴,围绕这处军事重地展开了工作。
孙吴县文联主席 张建华
1941年,抗联三支队在王明贵和王钧的带领下,带领抗联战士搜集了很多有关胜山要塞的情报,比如像胜山要塞的武器装备、军事设施配备和人员这些有价值的情报被转送出去,为孙吴的解放做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
1945年8月12日,胜山要塞被攻破,同年8月16日,孙吴县解放。2006年5月25日,“侵华日军东北要塞孙吴遗址”被国务院命名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被评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作为战争的活化石、缩影地、历史的教科书,胜山要塞幽深莫测。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走进胜山,那种慑人的恐怖,即便是在和平年代,人们依然可以真切地感悟到从大地深处传来的阵阵历史回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