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粮食生产年年要抓紧。目前,黑龙江玉米播种正在有序进行,各地在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建立土地保护机制等方面发力,持续推动良种、良机、良法、良田深度融合,尽展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保障粮食安全的“底气”。

这两天,大庆市大同区远丰合作社的八千多亩玉米田开始正式播种了。这些玉米田将在8到9天时间里全部播种完毕,与往常传统的条形播种方式不同,今年远丰合作社运用了一种“品”字形的播种方式。

作为大庆市大面积运用“品”字形播种玉米的第一人,大同区远丰谷物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健健对今年丰产很有信心。说起这种播种方式,还是去年他在一个农机展销会上学来的,当时如获至宝的他回来就跟当地的玉米种植户广泛宣传,然而当说到一个坑里播四粒种子,大家的头摇得像拨浪鼓。王健健顶着压力和质疑,开辟200亩地作为试验田,进行了一年的潜心研究。最终,200亩试验田足足增产14万斤。

王健健说:“尤其今年土壤墒情好,地温现在达到了,我们在恰到好处的时候进行播种。”

今年,大庆市大同区林源镇高标准玉米播种将达到18万亩,占全镇耕地面积的81%。

大庆市大同区林源镇人民政府镇长赵洪伟说:“今年计划建设高标准农田两万亩,将实现林源镇高标准农田全覆盖,采取标准化、机械化种植模式,统一采购农资,达到降本增效,实现丰产丰收。”

良种配良方,丰收有希望。在哈尔滨市双城区,铧镒农机合作社的大田已开启全面播种。在合作社的试验田上,今年播种了1200多个玉米品种。

哈尔滨市双城区铧镒农机合作联社农艺技术主管李志恒说:“合作社今年的播种面积非常大,我们需要在试验田中筛选出每年在各个积温带、各个时间段,从青贮品种到产粮品种,包括早种和晚种的品种,至少选出18个。”

今年,合作社13.6万亩的玉米田全都采用智能化机械播种,同时实现黑土地保护。

哈尔滨市双城区铧镒农机合作联社理事长杜斌说:“我们跟一些大的牧业企业合作,把一些沼液沼渣撒到地里,尽量减化肥,在几年之后让土地变得绿色有机。”

让“饭碗”端得更牢,不仅靠良田良种良方,还要用先进科技、大数据等为现代农业插上翅膀。在黑龙江垦区胜利农场850亩玉米播种地块,实现了无人镇压、无人加肥、无人播种、无人中耕,四辆机车接到云端平台的作业指令后,在一个作业地块完成了多个机车协作的大田播种全部流程,达到了远端平台控制、自动识别路径、自动入堑、全程无人操作的作业标准。

黑龙江垦区胜利农场党委书记魏文华说:“下一步要让我们的无人农机能够自主作业、自主管理,最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智能化,为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