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搜 索
百名主播讲党史 | 龙广电主播王秋馥带您重温哈飞逐梦蓝天的风雨历程
2021-05-08 16:57:09 来源:龙视新闻联播公众号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据龙视新闻联播报道 航空工业哈飞展馆,这座800平方米的历史文化展厅,记载了我国直升机工业的摇篮——航空工业哈飞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70多年来忠诚奉献、逐梦蓝天的历程,梳理了新中国航空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轨迹。

  1948年8月,在解放战争硝烟未散之际,航空工业哈飞创建于哈尔滨南郊侵华日军731细菌部队的遗址上。从最初的炮弹生产到飞机修理,再到将新中国第一架直升机送上蓝天,他们仅仅用了10年时间。由哈飞生产的新中国第一架直升机——直5,实现了中国直升机工业从无到有的跨越。

  时间回到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那时中国的直升机工业还是一张白纸,研制生产自己的直升机,对年轻的共和国来说,迫在眉睫,党中央决定从全国各地抽调共产党员和最优秀的技术人才集结哈尔滨。以米-4直升机为蓝本,哈飞人25天就绘制了25000张蓝图,两个月制造了1000多套工装。在党员带领下,整个研发团队呕心沥血、日夜奋战,1958年12月14日,直5直升机首飞成功,共和国的直升机工业从此诞生!

  在这之后的十几年中,哈飞人奋发图强,又研制出了直5系列直升机,并成功仿制和研制了轰5和轰6等多种型号的轰炸机,填补了我国直升机、轰炸机的空白。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曾多次乘坐直5视察大江南北。八十年代初,伴随改革开放的春风,军队现代化建设急需更新更好的直升机,哈飞引进法国“海豚”直升机的专利,从最初合作生产,到最终完全国产化。

  直9直升机的诞生,标志着中国直升机工业实现与世界接轨。1992年1月16日,首架国产化“直9”首飞成功,中国直升机工业一举前进30年。

  此后,经过不断改进改型,“直9”孵化出军民两大系列30余个型号,形成了中国第一代武装直升机,这些直升机在极地科考、亚丁湾护航、奥运安保等重大任务中屡立战功。1997年7月1日,承载着国人百年梦想的“直9”顺利进驻香港,扬我军魂,壮我国威!哈飞人把我国航空事业的发展与骄傲,再一次书写在蓝天之上!

  同样诞生于八十年代,由哈飞率先按照国际适航条例自主研制的运12飞机,则走出了一条“中国制造”飞向世界的道路。在之后的30多年中,哈飞不断对运12系列机型进行改进,实现系列化发展,至今已经取得了14个国家的型号合格证、认可证,向30余个国家和地区销售200余架,运12飞机成为中国出口海外最多的国产飞机。

  进入新世纪后,哈飞的型号自主和关键技术研发不断取得创新突破,直19、直19E,AC312E、AC352等多款军用、民用直升机和新一代涡桨通用飞机运12F纷纷问世,产品全面实现升级换代,形成了以“直9系列、直19”军用直升机,“AC312系列、AC352”民用直升机和“运12E、运12F”固定翼飞机为代表的产品体系。

  今天,在我国的每一次重大阅兵中,几乎都能看到哈飞研制的机型。在2019年国庆70周年阅兵中,凝聚着哈飞人智慧和心血的3个型号34架直升机飞越天安门上空,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

  作为黑龙江航空产业的龙头企业,经过70多年的发展,哈飞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直升机、通用飞机和先进航空复合材料研发制造基地,累计将2700余架直升机、通用飞机送上蓝天。在战争废墟上诞生,从共和国晨光中崛起,哈飞以航空报国的赤子之心铸国之重器,以航空强国的使命担当捍国之尊严。

责任编辑:杨禹

【专题】学党史 悟思想 办实事 开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