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5月11日讯 日前,在大庆市高新区法院执行局法官和干警们的努力下,共用4天时间,清退一家停产4年多的“僵尸企业”,6800平方米的厂房得以“满血复活”。事后,申请执行人激动地说:“从执行法官和干警们的行动中,切实让我感受到了大庆打造东北地区营商环境最优城市的决心,他们也践行了‘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庄严承诺。”
据了解,自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开展以来,高新区人民法院将队伍教育整顿、党史学习教育同审判执行工作紧密结合,通过做好“三道加法”题,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实践活动,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提升群众的司法获得感和满意度。
做好“请进来+走出去”,倾听群众心声诉求。在学习教育、查纠整改环节,高新区法院先后5次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政法单位代表等参加座谈会,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对法院工作和队伍建设的意见建议25条。积极开展走访调研活动,院领导、一线法官深入辖区企业、社区、学校等单位进行走访调研,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组织干警多次深入街道,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了解群众法律诉求,发放司法宣传单,征求群众对法院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设立举报信箱,公开政法队伍教育整顿“顽瘴痼疾”整治内容,广泛收集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顽瘴痼疾”及其他突出问题的意见和建议。
做好“聚焦诉求+专项整治”,梳理群众关注热点难点。高新区法院深入查找司法不规范问题,成立了评查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职责和评查要求,并对2018年以来审结的案件纳入评查范围,评查工作实现全覆盖;推行案件自查与集中评查相结合,由法官对自己审理的案件进行自查,选派资深法官对超审限、发改案件、再审案件及涉及套路贷、虚假诉讼、涉黑涉恶案件、保护伞案件、保全案件等12类重点案件进行集中评查。评查后,将评查出的问题,逐案建立整改台账,并提请审判委员会进行逐案研究,倒逼办案质量提升,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
做好“便民服务+改善民生”,解决群众烦心事操心事。高新法院积极开展便民服务,向社会公布诉讼服务10项承诺,并坚决贯彻落实好,受到了当事人的一致好评。创新为群众办实事举措,开通律师服务平台,让律师实现线上即可完成立案等26项司法服务;推行财产查询新机制,财产保全驶入“高速路”,确保将来胜诉有可供财产执行;推行系列案件集中审理模式,强化诉源治理,对于集团案件,尽可能采取调解优先原则,调解不了的,采取先行个案快速判决,然后进行调解。强化“调解协议”+“司法确认”源头治理新模式,全力推进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即对于可调解的民商事案件,推行先行调解,达成协议的,由法院出具司法确认裁定书,切实解决百姓烦心事和操心事,让老百姓打上一场免费的官司,让百姓真正享受到教育整顿成果转化的司法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