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大庆
搜 索
一个月百余名考生“求疏导” 减压先从家长开始
2021-06-03 09:31:41 来源:大庆网  作者:沈艳茹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东北网6月3日讯 为了更好地调整好心态,轻松应对高考,不少考生在出现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时,选择及时求助专业机构。

  那么,高考在即,考生该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本报记者进行了采访。

  一个月百余名考生求疏导

  “叔叔,我现在的压力来自于多方面,老师对我的期望值较高,我妈辞职专门陪读,我要是考不出好成绩,谁都对不起。”近日,高三学生晓宇来到市心理保健调适中心,找到儿童青少年心理单元主任任凯,诉说自己的烦恼。

  晓宇在大庆市一所省重点中学就读,学习很努力,成绩也不错,如果正常发挥,考一所985或211院校没有问题。可在最后一次模拟考试时,他却发挥失利,这给他留下了很大的心理阴影:情绪烦躁,睡不好觉,学习效率也大不如以前。意识到自己情绪出了问题,晓宇主动就医。

  “现在孩子们的心理保健意识提高了,出现问题,一般都能主动及时寻求帮助。”据任凯介绍,近一个月来,市心理保健调适中心已经为百余名高考生进行了心理疏导。这些考生大多有焦虑情绪,常表现为心慌、脾气大、睡不好觉、过度紧张、注意力不集中等,经过系统调理,都能得到有效缓解。

  减压先从家长开始

  “75%的学生临考前都有紧张、焦虑情绪,有谁能在高考这样重要的考试面前做到潇洒自如呢?”任凯说,考试焦虑是在考试情境激发下产生的一种心理焦虑状态,属于正常现象,不必谈之色变。焦虑的原因与自我期望过高、自信心不足等个人因素有关,也与来自于学校、家长和社会的压力有关。

  “考生千万不要认为只有一点不紧张才能发挥正常。”据任凯介绍,适度的焦虑对考试反而有好处,它能调动考生身体的能量,让考生保持考试的兴奋性、警觉性,保持注意力集中。但是,如果考前过度焦虑,出现心悸、头痛、掌心冰冷、出汗、恶心、肌肉酸痛等生理方面的表现,或出现抑郁、坐立不安、哭泣、失眠、贪吃或厌食、注意力难以集中等方面的问题,则要尽早接受专业的心理疏导。

  任凯提醒家长,首先调控好自己的情绪,保持家庭以往的生活状态,不管孩子备考得如何,鼓励都比埋怨、焦急更有用,尽量少提与考试、分数相关的内容,营造一个轻松的家庭氛围。

  这些方法或许管用

  那么,除了减少外界压力,考生在考前又该如何调节焦虑情绪呢?

  “躯体放松先于心理放松,考生精神过度紧张将会造成意识范围变窄,思维、记忆受到抑制。”任凯建议考生在考前可以做做运动,打球、跑步、骑自行车都是不错的选择。

  除此之外,也可以试试身心放松训练法:找一个空气清新、环境幽静的地方,选择一种舒适的姿势,站、坐、躺均可,放下和考试有关的事情,活动关节和肌肉,均匀、慢速、自如;使呼吸自然流畅,想象美好的事。

  还可以试试幽默放松法:听相声、讲笑话,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倾诉宣泄法:向亲戚朋友倾诉烦恼;注意力转移法:做家务、购物等分散注意力,给自己留一个心理空间;腹式呼吸法:做3—5次深呼吸,平稳情绪;哭泣宣泄法:哭泣能放松心情,消除体内毒素。

  任凯提醒考生,考前要保持原有的起居习惯和规律,避免疲劳;睡前不要吃东西,不要从事容易引起兴奋的活动,如听快节奏的音乐等;睡前最好用温水泡脚。

  “人生充满选择,适合的,努力得到的就是最好的。”任凯希望考生和家长能够正视现实,准确定位,用一颗平常心应考。

责任编辑:李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