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6月8日讯(记者 孙英鑫 安泽)8日,由中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主办的“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黑龙江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鸡西市专场召开。会上,中共鸡西市委书记于洪涛表示,100年来,英勇勤劳的鸡西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不畏艰险,砥砺奋进,在这片土地上绘就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于洪涛介绍,鸡西位于我省东南部,因地处鸡冠山西麓而得名。这里山川秀美、江湖浩瀚,是新兴的“生态旅游名城”;这里资源富集、基础雄厚,是有百年开采历史的国家重要煤炭基地和“中国石墨之都”;这里沃野千里、物产丰富,是我省农业大市;这里历史厚重、英雄辈出,是一片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土地。
革命战争年代,红色血脉在这里流淌。这里是我们党带领人民群众翻身作主的革命地。1927年,中共北满地委在穆棱矿建立了鸡西地区第一个党支部,从此,革命的火种在鸡西大地星火燎原。这里是东北抗日联军的重要活动地,东北抗联第四军、第七军在这里英勇战斗,给日本侵略者沉重打击。这里是人民空军的诞生地,我们党创办的第一所航空学校——东北老航校就在密山市,是新中国空军的摇篮。这里是现代京剧《红灯记》的原型地,李玉和的原型就是鸡东县东海火车站的一名铁路工人。
祖国建设时期,红色基因在这里传承。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领导下,鸡西人民发扬革命传统,艰苦创业,为祖国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全力保障粮食安全。1958年,王震将军在密山召开誓师会、点燃拓荒火,发起了“向地球开战,向荒原要粮”的伟大壮举,这里成为北大荒精神重要发祥地。经过几代人的辛勤耕耘,鸡西已经成为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十三五”时期累计生产粮食569亿斤,被评为国家粮食生产先进市。积极服务经济建设。这里诞生了中国人自主研发设计的第一座煤矿立井、第一台联合采煤机,建成了当时亚洲最大的煤机厂、全国第一座煤矸石电厂,新中国成立以来,累计为国家输送煤炭10亿吨以上,如果将这些煤炭装上火车首尾相连,可绕赤道6圈。
改革开放以来,红色精神在这里赓续。沐浴改革开放春风,鸡西发展阔步前行。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锐意进取,砥砺前行,鸡西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2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572.4亿元、人均34031元,分别是建市之初的487倍和144倍。今年一季度,在省考核的8项经济指标中,鸡西市有6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7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地区生产总值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幅位列全省第1位,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欣欣向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