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肇州县城全貌。由受访单位提供
编者按:
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自南湖红船上诞生,带领中国人民从百年屈辱中站立起来。一百年后,中国共产党喊出民族复兴最强音,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辟了伟大道路、建立了伟大功业、铸就了伟大精神,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
迈入新时代,百湖大地上经济发展翻天覆地、人民生活蒸蒸日上,正在向争当排头兵、建设新大庆砥砺奋进,向大庆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稳健前行,全面谱写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今起,中共大庆市委组织部、大庆日报共同推出“百年华诞践初心使命砥砺前行当标杆旗帜”系列报道,全景式描绘全市基层党建风采,立体展示近年来大庆基层党建工作成果,用生动实践辉映如磐初心,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百年。
东北网6月24日讯 近日,一组53米长的手绘党建文化宣传墙在肇州县民主社区亮相,《暖心党建》《主题党日》《在职党员进社区》等10幅党建文化墙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现了丰富多彩的党性实践活动,吸引了众多居民前来围观拍照“打卡”。
把党建“绘”上墙,只是肇州县探索基层党建“新路径”的一个小方法。党建工作一直在与时俱进,如何开启基层党建创新发展阶段,确保各项任务推得开、落得下?为此,肇州县下功夫、出真招,以新方法、新路子、新思想推进党建工作,逐步探索出独具特色的基层党建“新路径”。
探索“党建+”新模式
走进肇州县榆树乡榆树村,美丽乡村的画卷映入眼帘,这得益于该村将美丽乡村建设与党建深度融合。如今,党建+美丽乡村已经在肇州县各个村屯普及,在党建的引领下,全县各个乡村掀起一股共建美丽家园的热潮。
除了党建+美丽乡村,该县还积极探索党建+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党建+精准扶贫等64个“党建+”项目,并在农村党组织积极推行,“党建+”新模式点燃了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热情,全县农村党组织的红色战斗堡垒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实现了党建工作与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等重点工作的深度融合,构建起以党建为引领、统筹推进各项事业协调发展新机制,增强了农村党组织的战斗力。
在社区,该县积极推行党建区域化共建,探索实行“1+3”工作模式,建立起“大工委”机制。确定共建单位119个、共建项目103个,实行网格化管理,设立综合网格116个、专属网格31个,选派108名社区党员干部担任网格长,推行“群众点单、社区下单、党员接单”的“三单服务”模式,组织开展“七彩虹党员志愿服务”等志愿服务活动890多人次,帮助服务居民群众达1700余人次,获得一致好评。
该县还积极引导“两新”党组织和党员投身精准扶贫、就业帮扶、爱心救助等社会公益事业,疫情期间,参与捐献300余万元的资金和物资,同时,通过与农民结成帮扶对子的方式,带动农民增收近亿元,增加900多个就业岗位。
破“顽疾”激活基层党建
村级集体经济较薄弱、党组织发展不均衡、服务水平及能力不强,这些因素是制约乡村发展振兴的“顽疾”。如何破解这些难题?
在着力解决村级集体经济较薄弱方面,该县建立起“县、乡、村”三级联动机制,逐级成立领导组织,逐级制定发展规划,立足资源优势,因地制宜,拓宽增收渠道。完成土地确权新增地源收费,年均实现收费3300余万元,村均实现收入30余万元,全面消除了年收入5万元以下薄弱村,实现年收入10万元以上村达到80%以上。同时,积极发展强村富民产业,充分利用扶贫产业项目,因地制宜扶持发展特色种养殖、农产品加工等立村产业项目,重点打造耀先棚室香瓜、万宝棚室冷库、宜林黑玉米加工、永胜富硒瓜菜等一批扶贫产业项目,实现村级集体经营性收入年增加100余万元。
在着力解决党组织发展不均衡方面,该县深入开展基层党组织分类定级工作,37个软弱涣散党组织得到整顿。实施“县处级领导包保、乡镇党委书记包保、县直部门包保、第一书记派驻”的“四个一”措施,真正做到了把精兵强将充实到基层,项目资金投向到基层,发展良策惠及到基层。按照“示范引领、全面提升”的精品党建工作思路,打造省、市、县三级农村、社区、“两新”等党建示范点35个,建立起“标杆型”党建示范点培育库,示范带动全县基层党建工作得到整体提升。
在着力解决服务能力不强的问题方面,该县推进乡村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在12个乡镇打造标准化便民服务大厅,创新推行“2+N”岗位设置模式,实行“窗口综合受理、后台分流处置、限时办结办复”运行机制。建设83个村级党群服务中心,配套落实村干部坐班值班、帮办代办等制度,实行党群工作、村级事务一站式办理。另外,按照“5+N”模式,打造社区党群服务中心4个,平均面积达到1636.6平方米,实现党建、服务、治理等多种功能“一体化”,服务群众10万余人次。
此外,该县建立了村级事务小微权力清单制度。整理出权力事项25项,利用网上政务服务平台、肇州党建微信公众号,建立“肇州县村级事务小微权力清单”专栏,对25项权力事项运行流程进行公开。在村级活动场所、党群服务中心等设置村级事务小微权力清单及运行流程图板,方便农村基层党员干部按流程操作,村民“按图办事”。
村党组织书记当好“领头雁”
作为村级领导班子“领头雁”,村党组织书记是村党组织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的关键。有担当的“领头雁”就像一块吸铁石,能够将党员群众牢牢凝聚在一起,齐心干事。
村党组织书记最愁的是政治上没“奔头”、经济上没“盼头”,最盼的是政治上有进步、待遇上有提高。透视这些“愁”和“盼”,该县对在推动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精准扶贫等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10名村党组织书记,给予参照事业编制管理的待遇,为村党组织书记干事创业送上一份拴心留人的“大礼包”,充分调动了村党组织书记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同时,该县注重在扶贫一线发现识别培养使用干部,去年以来,先后提拔重用53名表现突出、群众公认的扶贫一线干部。及时帮助协调解决驻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员的困难,在落实市里各项经费补贴基础上,县财政落实驻村工作队工作经费、生活经费和交通补贴46万余元。
此外,积极搭平台发挥好村级党员干部“群雁”效应。发挥党员能人“双带”效应,实施“百名能人兴百村”战略,建立乡镇干部联系乡土人才工作制度,加大扶持力度,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共培育种养大户3384户,带动家庭农场793家,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740家,建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1家。
新福乡耀先村党支部带领全村种植香瓜4000余亩,建设香瓜交易市场,从抓好产品品质检测和品牌营销入手,实现既种得好还要卖得好,帮助瓜农以及贫困户实现亩均收入1万元左右,目前,已成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
该县全力建设好村级后备力量“储雁”工程,通过“四荐四考”的方式公开选拔208名村级后备干部,确保每个村至少有两名后备干部,有效解决了村级干部队伍后继乏人问题。目前全县有105名后备干部通过换届进入村“两委”班子,有5人担任了村党组织书记。
干的好,奖;干的不好,惩。该县对17名不胜任不合格村党组织书记进行了调整撤换。
“三化”打造“高素能”党员队伍
为让党员学有所长、学有所获,该县创建党员教育培训基地两处,采取送学上门、专题辅导、集中轮训等形式开展教育培训500余次,同时,采取“3+1”课程设置,对农村、社区、“两新”组织、国企等320余名党支部书记进行“套餐式”轮训,推进党员教育培训“多元化”。
严把党员入口关,2019年以来共发展党员454人,其中35岁以下党员286人,占比62.9%。推行入党积极分子积分制管理,对积分前300名的入党积极分子骨干进行集中培训,推进发展党员程序“专业化”。
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开展“村、社区‘两委’新班子大走访”活动,办好“开门第一件事”,推进党员作用发挥“常态化”。
站在新起点,肩负新使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肇州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正以昂扬的姿态,奋力开创肇州基层党建工作新局面。
大庆日报记者徐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