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央媒看龙江 | 搬上楼 买了车 守在家门口过好日子
2021-07-04 09:15:50 来源:龙视新闻联播公众号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据龙视新闻联播报道 生活变化时代发展在你我身边,在你我家中。黑龙江省尚志市元宝村被称为土改文化第一村,这里是小说《暴风骤雨》的原型地。村民赵雪春是小说中外号叫“赵光腚”的原型人物赵玉林的重孙。当年曾祖父家里穷到无衣遮体,而如今赵雪春家庭搬上楼、买了车,赵雪春更是被提拔为村里铅笔厂的副厂长,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中午刚吃过饭,赵雪春夫妻俩收拾完碗筷就急匆匆地返回了工厂。暑期元宝村的各铅笔厂都接到了大量的铅笔订单,赵雪春夫妻俩开始了从家到工厂两点一线的繁忙生活,赵雪春的妻子施国艳说,对于现在的工作和生活都很满意。

  元宝村村民 施国艳

  给我们工厂建得像花园一样,所以我们每天来上班的时候,心情也不一样,而且还挣到了工资。

  元宝村的铅笔和铅笔板产业闻名遐迩,村内大大小小的铅笔厂就有20多家。现年44岁的赵雪春从1996年开始在家门口的村办企业上班,2004年当了8年铅笔工人的他凭着娴熟的印染手艺升职为车间主任。2016年因为帮助工厂技术改良,赵雪春被提拔为副厂长。

  这些年来随着夫妻俩的共同奋斗,家庭收入不断提高,两口子的生活有了很大的变化。

  元宝村村民 赵雪春

  以前我家是平房,现在住的是楼房;以前没有车,现在家里都有车了,都有很大的变化。我在铅笔厂最开始上班一天是5块钱,到现在一个月是7000多。

  而在2010年之前,一家三口还住在小平房里,没有燃气和暖气,生火取暖都需要用柴火,生活条件十分艰苦。

  搬进新房后,去年赵雪春一家买了辆新汽车,今年夫妻俩又琢磨着给家里置办点新家具。村里的铅笔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让村民变得富裕起来,但是取之于林必须还之于林。2002年,元宝村栽下了第一棵树苗,现在4万多棵林木把昔日的荒山变得郁郁葱葱,村里的环境越来越好,两口子的日子越来越红火。

  元宝村村民 赵雪春

  以前乡村道都是土路,现在基本上全是板油水泥;以前老百姓住的都是平房,再就是砖房,现在基本上你看别墅、高楼。元宝村老百姓的生活变化翻天覆地,我这一辈子就在元宝村这地方挺好,生活挺舒心,就在这待着了。

责任编辑:王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