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真情时刻
搜 索
友谊的“钢铁”见证
2021-07-19 11:05:00 来源:东北网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图为尼娜“双熊图”的正面和背面。

  最近,翻出一张六十多年前的照片。画面很简单,一站一蹲两只北极熊。它背面的文字让我的思绪瞬间回到那段难忘的跨国友谊:“尼娜﹒奥尔洛娃赠予孙宝镛,1958年”。

  1955年,我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辽宁省实验中学高中部。从高二开始,我担任了班级的学习委员和俄语课代表。

  那时候,实验中学很多同学都有苏联朋友,我很羡慕。高二下学期,我能够翻译一些简单句子时,我们的俄语老师沈辉也给我介绍了一位苏联“笔友”,莫斯科中学生——尼娜﹒奥尔洛娃(Нина Орлова)。可以想象,我们通信的内容非常简单。但我仍需抱着字典,占用好几节自习时间,才能读完一封信。写一封信更是需要好几天。尽管如此,我仍乐此不疲。令我骄傲的是那写着流畅俄文的漂亮信封,吸引了同学们羡慕的目光。随着交流的深入,尼娜的信封里又多了一些内容:照片,明信片,有时还有小手绢,甚至还有硬币。

  那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非常流行。其中保尔讲的一句话成了很多青年的励志格言:

  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一个人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他临死的时候,能够说,我把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人生最宝贵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

  于是,“奋斗”的精神在我们心中扎下了根。大家都背诵这句名言,汉语没问题,我想用俄语把它背下来,但又不会翻译,于是我就给尼娜写信说,“保尔有段名言,其中有一句说:‘当一个人回首往事时……’,能告诉我全句吗?”我只翻译了最好翻译的那个短句。我不敢肯定她能不能明白我的意思。但她一定知道我说的是保尔。

  大约一个月后,有人喊道:“孙宝镛,收发室有你的邮包。”我急忙赶到收发室,果然有一个方方正正棱角分明的邮包,飘逸隽美的字迹告诉我,那是尼娜寄来的。回到教室,找来一把小刀,小心翼翼地揭下包装,露出了一本精装的书,灰色的硬质封面,覆盖着布纹。书名露出来了:Как Закалялась Сталь.

  第一个词,几乎学过俄语的人都认得,“怎样,如何”。最后那个词,虽然课堂上没有学过,但我在课外阅读时接触过,是“钢铁”的意思。中间的词,我猜想可能是“炼”的意思吧。这本书就是我日思夜想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查字典,证实了我的猜测。我的那种兴奋、骄傲无以言表。

作者当年使用的俄华词典。

  我马上开始读——不,应该是“啃”——这本书。翻开一页,面熟的词不超过百分之二十。大部分词都得翻字典。我的字典又很小,很多词的意思,要根据词根和上下文来推测。最后,我没有完全读懂任何一页。至于那句名言,我也根本没有找到。

  高中毕业以后,因为年代久远,这些往来信件和照片,大多找不到了,只剩下这张“双熊图”。

  弹指间,六十多年过去了。我已经成为一个耄耋老翁。我始终怀念这段短暂的异国友谊。遗憾的是,那些信封都不在了,我无法再和尼娜联系。尼娜的形象已经模糊,但却强化了我心中整个俄罗斯人的形象。为了这份怀念,我经常唱起当年曾经让我陶醉的俄文歌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喀秋莎》《红梅花开》《伏尔加纤夫曲》《山楂树》……还参加了沈阳小有名气的喀秋莎俄语合唱团,成了团里最老的歌者。

  2016年,合唱团组织一次俄罗斯旅游,目的地是莫斯科和圣彼得堡。当年为了省下几分钱的公交车费,宁可徒步的我,毅然报名参加出国旅游。出发前,我狂补了一个多月的俄语,脑子里每天都是俄罗斯。不好意思地说,我做过一个白日梦。一天,我眼前突然出现一位深目高鼻的美少女,笑着对我说:我是尼娜。我正在考虑是握手还是拥抱的时候,她消失了,这是幻觉。我曾多次梦想,如果在莫斯科偶遇尼娜,有多好,可以幻化出多个美妙的故事,甚至可以构思出一部长篇小说。我明知这是不可能的。即使我找到了地址,快70年了,能不变化?我们两个能互相认得出来吗?

图为喀秋莎俄语合唱团在涅瓦河游船上,纯白头发者为作者本人。

  在涅瓦河的游船上,几位俄罗斯演员为我们表演俄罗斯歌舞。我们无法用语言沟通。团里真正会俄语的,只有一位沈阳大学教俄语的马教授,因为年纪大没有来。其余的人,我不客气地说,我算得上是矬子里的大个。简单的对话还可以,但与同行的俄罗斯演员深入交流,就无法做到了。这时,一位团友低声哼起来:Не слышны в саду даже шорохи(深夜花园里四处静悄悄)。

  声音由低婉渐转高亢,由羞怯变为自信。船上的手风琴手立刻跟上伴奏。几十个不相识的人,用母语和外语齐声高唱《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整个船舱都在震荡。我忘记眼里的热泪,忘记自己声音的粗犷,毫无顾忌地放开喉咙,一首接着一首。会唱的有限的几首唱完了,再唱第二遍。那一刻,我忽然觉得,眼前的两位俄罗斯女子,虽然年龄有别,但她们就是尼娜。

  我的故事结束了。很遗憾,它不太连贯。但有一根主线却把相隔几十年的故事串联起来——中俄两国人民的友谊。这友谊体现了一种共同的信念——奋斗。这种精神,造就了战斗民族,也成了我们中华民族的精髓。网上曾经盛传一位美国教授对中国古代神话的理解。他觉得,中国古代神话的精髓是抗争精神。“中国人听着这样的神话故事长大,勇于抗争的精神已经成为遗传基因,他们自己意识不到,但会像祖先一样坚强。”“奋斗”与“抗争”,是有相同义项的,是相通的。我们自己怎么会“意识不到”?将近两千年前,张衡就讲过:“人生在勤,不索何获。”今天,习主席更是语重心长地指出:“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如果我的那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还在,它自然可以成为这种友谊的见证。

  作者:辽宁省作家协会、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老教授协会人文社科委员会顾问 孙宝镛

责任编辑:王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