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7月23日讯 近日,大庆市各级城管部门积极落实城市防汛防内涝工作,督导责任部门责任单位,做好城市易涝点、居住区、道路、河湖广场公园、低洼地段等地防汛排涝保安全工作。

清掏雨排。

管道清淤。
经二街低洼处新增3座雨排井,多路段集中巡回清掏
城市防内涝指挥部工作群中,哪怕是小雨,市气象台的工作人员都会第一时间发送预报。市城管局也会随时指导各区防内涝工作,哪个区域降水较急、雨水篦子不在道路最低点怎么办、清掏工作如何开展更科学、作业人员下井要采取啥保护措施,甚至水泵要选什么型号的,事无巨细。
经前期统计,我市主城区内目前有7个易积水点、12处易积水路段、两个易积水小区,其中10处都在萨尔图区。为了解决积水问题,7月中旬,萨尔图区在经二街低洼处新增了3座雨排井,提高了经二街向纬二路雨水管网的排水能力。17日上午,萨尔图区迎来阵雨,该路段排水正常,新增设的雨排口效果显著。
与此同时,萨尔图区城管部门组织专业清淤吸污和环卫公司,处理雨排中阻塞的淤泥和垃圾。会战大街、中八路、经三街、纬六路、经二街、育才路等路段都在集中清掏巡回中。萨尔图区城管局还新购置了5台大功率水泵、两台发电机组,一旦雨水泵站停电,发电机组可以马上“接力”,应对紧急突发情况。
萨尔图区城管局副局长崔鹏程告诉记者:“我们做了一点一策预案,如果发生积水,市政养护工人、环卫工人将每人看守一处雨排口,必要时打开井盖快速排水,并实时看守,确保安全。”

博学大街新增雨排施工现场。

小区内治理反水井。
博学大街新增两条雨排,黎明河清淤即将完成
高新区博学大街是我市积水点之一,新泵站建成投用后,排水能力大大增强,但遇短时强降水时,仍会产生积水。近日,高新区在原有一条DN800的基础上,又新增了两条DN600雨排管线,提高博学大街的雨水排放能力。
在物业企业的加紧施工下,绿色家园小区也在更换排水管网,东风新村二区也在加紧清掏雨排管道。
黎明河河道承担着我市东城区雨季排水的重要任务,7月12日开始,市城管局协调油田水务公司和相关市政设施单位对黎明河进行清淤深挖,预计15天左右完工。在施工现场,记者看到几台长臂挖沟机将河底淤泥挖到岸边。“由于河道多年没有清淤,作业量比较大。”市城管局河湖广场中心市政队队长楼本意告诉记者,到现在为止,共清淤4公里左右,清淤泥量大约7万立方米。
市城管局也根据各地情况,通过实战演练、更新应季预案、调整人员部署和加强监控等措施,力争在强降雨来临时保证排水通畅,不影响市民正常通行。
如果遭遇城市内涝,市民该如何避险
市城管局提醒,首先,行人不要在有积水的道路上行走,注意路边防汛安全警示标志,不要靠近有旋涡的地方,防止跌入缺失井盖的深井、地坑等危险区域,切忌冒险涉水。
其次,暴雨天气出行,要防范触电风险。不倚靠路灯杆、信号杆,避免与含金属物体接触。可选择地势较高的位置避雨。要留意周围是否有电线,避免触电伤害。另外,如果发现电线断落在水中,千万不要自行处理,应及时拨打报警电话。
第三,开车切勿冒险通行,如车辆周围已经形成积水,最佳选择是离开车辆,步行至地势较高的地方。若积水较深,无法开门,就要利用身边的防盗锁、羊角锤等工具砸破侧车窗逃生。
第四,积水中可能有汽油、下水管污物等,充满细菌,异物弄破皮肤会造成感染,不要在水中玩耍,也尽量避免蹚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