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7月27日讯 进入防汛防内涝关键期,面对严峻的防汛形式,大庆市高新区绷紧“安全弦”,时刻关注天气情况,按照防汛应急预案,压实防汛防灾责任,闻“汛”即动。
“高强度、连续性的降水容易引发城市内涝,一旦发生城市内涝,不仅影响居民正常生活秩序,也可能造成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所以高新区积极完善防汛应急预案,从人员、物资、预警预报等多方面,做好防汛准备工作。”高新区自然资源与建设管理局城市管理科副科长徐冉明说。
高新区构建科学高效调度指挥体系,对应急预案、组织机构和微信工作群全面更新,在以往易积水路段再次明确责任人、责任领导,制定了《2021年高新区防汛应急预案》,成立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的领导小组,通过城市防内涝指挥部工作微信群,及时将天气预报、领导指示等信息及时发给住宅小区管理工作群、高新区市政排水工作群,提示并督促相关单位落实好相关工作。同时,制定汛期值班表,要求值班人员24小时开机,下雨后及时上路巡查道路积水情况,并协调组织相关单位排水、抢险。
排水管线疏通和排水口垃圾杂物清掏,是高新区每年必交的“作业”。今年4月初,高新区相关部门就组织了高新给排水公司对辖区雨排管网、雨水落水口、雨排检查井进行排查,对翔安大街、创业新街、纬二路双侧等8处易积水点拉管清淤共计6500余米,清掏淤泥达1000多方,同时清掏雨水检查井1500余座,清掏落水口9900余个。
为有效应对防汛突发事件,提高反应和处置能力,验证防汛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高新区组织高新给排水公司全体员工在火炬新街、博学大街开展防汛排涝应急演练,通过演练进一步修改完善防汛预案,检验指挥系统科学快速反应能力、应急队伍快速集结、防汛抢险装备及使用情况。同时,高新给排水公司对所有防汛设备及应急排涝泵进行了检修,19台防汛车、2台发电机组、18台各类应急排水泵均能正常运行。水龙带、警示牌、锹、镐、编织袋等防汛物资也已储备充足。
此外,高新区还对火炬新街、秀水路、恒祥街等20条街路,增设落水口62座,更换DN300雨水连接管371米,更换塌瘪、堵塞雨水管线DN600-DN800雨水管线16处,全长467米。博学大街图书馆附近由于地势较低,积水严重,为减少积水点,已对图书馆周边范围内增加落水口3处。新风路雨排管线改造后,将原管线内径DN800改为DN1200,改造长度约600米。同时,将4号雨水泵站与12号雨水泵站连通,待暴雨时,适时启动12号雨水泵站,加快水流速度,减少博学大街积水面积。
接下来,高新区将进一步落实值班制度,密切关注防汛排涝工作群,时刻以雨为令,建立路长制,在接到启动应急预案指令后,各路段工作人员将及时到位,做好易积水路段排水工作。高新物业保洁公司将对雨后积水点进行清扫,确保路面不积水。高新区内35家物业服务企业对小区的地下车库防汛情况做好督查检查工作,备好防汛物资,确保出入口应急时加高加固,防止雨水倒灌现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