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龙视新闻联播报道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场硬仗。黑龙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省委十二届九次全会精神,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擦亮乡村振兴底色,让美丽乡村实现蝶变。
黑龙江广播电视台推出系列报道《希望的田野》,全方位展现黑龙江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走出一条具有龙江特色的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

一大早,方正县宝兴乡柞木村的保洁员就行动起来,收集农户们家门口的垃圾,统一运送处理。
方正县宝兴乡柞木村农民 李国祥:以前造得很埋汰,现在道路也干净,哪儿都干净,环境特别好。

过去,“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屋里现代化,室外脏乱差”曾是不少农村的写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既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内容,也是乡村振兴的重点要求。方正县以农村积存垃圾、村内沟塘、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为主攻方向,清垃圾建林圃,推动村庄环境向干净整洁、美丽宜居转变。在十几公里外的建国村,村落变小区、厕所接管网、换鞋上楼房,农民魏宪军的生活发生了巨变。
方正县方正镇建国村农民 魏宪军:现在住楼房跟住平房比有相当大的变化,虽然也在农村,也是农民,但是生活水平提高了。
方正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高守星:持续加强管护、督查和管理,特别是对死角死面整治,让村庄更加清洁,不断提升我们农民的幸福指数。

沿着美丽的哈罗公路走进汤原县汤旺朝鲜族乡金星村,民族风情的建筑、形态各异的雕塑、水渠纵横的村落,让人仿佛置身画中,这里不仅是绿色有机大米的主产区,也是乡村旅游的网红打卡地。
佳木斯游客 张丽:我们慕名而来,来了两三次了。
汤原县汤旺朝鲜族乡金星村农民 李贞淑:外面没有卫生间了,屋里都给安上了,下水道也方便,都有自来水,这条件不差于大城市。
汤原县汤旺朝鲜族乡副乡长 毕全利:金星村从一个贫困村转变成一个民俗旅游村,在各个方面都有改善。
为了打造更多的“金星村”,汤原县今年计划投资6700万元,完成18个村的内路、边沟、文化广场等基础设施建设。预计9月底前全都完工。

汤原县农业农村局新农村建设指导中心主任 张少龙:在2021年建设省级示范村17个、市级美丽示范村48个,通过3至5年的示范带动作用,让汤原县农村人居环境达到彻底的改观。
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李文德:农民也用上了水冲厕所、全省农村垃圾收储运处置体系行政村基本达到了全覆盖、一半以上的县(市)实行了城乡环卫一体化,这在前些年是想都不敢想的。尤其是一些美丽乡村示范村,环境整洁、绿树成荫、鸟语花香,一幅田园美景,成了城里人向往的地方。

截至目前,黑龙江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已圆满收官,全省累计完成农村室内水冲厕所35.88万户,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由2017年的18.7%,提高到现在的36.9%;全省农村新增垃圾转运车2万台,新建垃圾中转站140座、分拣中心7806个,新设垃圾箱680多万个,实现了农村垃圾源头减量40%的目标;1120个行政村生活污水得到治理;累计建成省级菜园示范村507个,拉动农民户均增收500多元。
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决策咨询部农业经济专业研究员 王炳春:进一步提升黑龙江人居环境,农村厕所改造方面要数量服从质量、进度服从实效;垃圾处理要从源头分类,减量化来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