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8月4日讯 8月3日,市委宣传部举行“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全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系列双鸭山成就第四场新闻发布会,会议邀请市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务局主要领导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就进行新闻主旨发布。
发布会上,市自然资源局局长于海涛介绍,近年来,我市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对全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工作部署,坚守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着力提升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强化生态环境监管,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市自然资源局紧紧围绕全市重点项目建设,充分释放我市资源优势,不断优化工作流程,全力以赴保障全市重点项目用地。与此同时,市自然资源局坚持源头严防,用最严格制度保护自然资源,着力强化生态环境监管。“十三五”期间,我市牢牢坚守耕地保护红线,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617.34万亩,全市耕地保有量面积为853.28万亩,基本农田储备区面积12.07万亩;我市有效推进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组织开展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作,现具体推进实施修复类项目12个,项目总投资12.95亿元;我市全力推进资源统一确权登记,自全市不动产登记工作开展以来,双鸭山市、县两级不动产登记机构共登簿224302件。
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马云说,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坚持以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为方法路径,聚焦蓝天、碧水、净土、美丽乡村、原生态“五大保卫战”。2020年,我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49天,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95.4%,年度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实现三连增。市、县级污水处理厂稳定运行,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95%、85%。全市7个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实现100%。全市累计建设农村室内水冲厕所11658户,全市415个行政村达到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要求,93家规模畜禽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100%,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86%以上,全市设立回收站点786个,回收农药包装废弃物316吨。市生态环境局有效落实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及专项督察反馈的问题和工作建议,目前我市承接的21项任务已全部整改到位。为有效解决群众反映强烈问题,市生态环境局推动完成虹焱热电公司污染防治设施升级改造和宝清县热电厂关停工作,建龙钢铁公司烧结、竖炉成品除尘项目已竣工,焦炉除尘改造、竖炉脱硫项目设备已投用,干熄率稳定在95%以上。全市21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内违规建筑问题彻底解决。
市水务局党组书记、局长韩春玲表示,近年来,市水务局按照“保护地下水、开发地表水、引进外来水、利用再生水”的治水思路。
去年,全市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率为50.69%,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下降率为28.2%,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61,全市用水总量同比下降明显,地下水过量开采势头得到遏制。“十三五”时期,全市投资24.88亿元,开工建设乌苏里江护岸、中小河流治理、农村饮水安全、水毁工程修复、灌区田间配套等一大批“打基础、利长远”水利基础设施。全市建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552处,受益人口52.65万人,集中供水率98%,自来水普及率98.3%。2018年年底,我市提前两年完成农村饮水脱贫任务,解决55个贫困村、1699户、3182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全面打赢水利脱贫攻坚战。全力保障市区24小时供水安全,河湖长制工作阔步前行,水生态修复工作持续推进,进一步提升了水旱灾害防御现代化水平。全市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405.73平方公里,15度以上坡地退耕面积336.62公顷,绿化河岸面积42.4万平方米。我市成功应对2016年、2019年、2020年超标洪水以及强台风影响,最大程度减轻了洪涝灾害损失。我市91个山洪预警站点报汛率连续多年排在全省首位。
双鸭山日报、双鸭山广播电视台、双鸭山矿工报等新闻单位参加了新闻发布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