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黑河
搜 索
五大连池立足“四大融合”谋划“三大特色”打造“两大产业”
2021-08-04 14:56:19 来源:东北网-黑河日报  作者: 林松涛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东北网8月4日讯 五大连池市坚持将文旅融合、文旅兴市摆上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位置,创新运用“4+3+2”模式,健全文旅融合机制,以文化为引领促进旅游发展,以旅游为载体彰显文化内涵,着力打造中国矿泉特色康养城、抗联红色文化传承区。

  立足“四大融合”夯实文旅融合发展根基

  五大连池市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加快打造兼具矿泉文化和康养旅游特色的新模式、新业态,形成文旅深度融合新格局。

  坚持把旅游发展元素融入到美丽城市建设中,持续激发文旅消费新动能。立足于打造区域性旅游中心城市,持续加大民生领域投入,“十三五”时期累计支出达136亿元,城市品质内涵不断提升,相继斩获“国家卫生城市”和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这两块金字招牌,荣获“2016旅游业最美中国榜目的地城市”“中国十佳文化旅游明星城市”“一带一路国际健康旅游目的地”“全国2017百佳深呼吸小城”等称号,成功创建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坚持一体推进公共服务体系和市场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各旅游场所的观感体验和文化价值。其中国际文化体育交流中心内设市群众艺术馆、市图书馆、综合球类馆、影院、大剧场等场馆,成功承办了黑龙江省第三届农民文化艺术节、东北抗日联军第三路军成立80周年纪念大会等大型活动。

  为实现文化渗透旅游、旅游彰显文化的一体化发展目标,持续深化机构改革,为推动文旅融合提供行政保障。

  聚焦体制机制问题,进一步建立健全党政统筹的领导机制,打破区域管理壁垒,共同研究谋划文旅产业发展蓝图。常态化统筹推动全域旅游发展,先后出台了《关于支持旅游业发展用地政策的方案》等相关政策,共创共建共享的全域旅游发展大格局初步形成。

  谋划“三大特色”释放文旅融合发展活力

  五大连池市结合自身实际,深入谋划特色文旅IP,全力推动五大连池红色文化和矿泉旅游逐渐形成相互促进、优势互补的发展态势,稳步迈向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深入挖掘五大连池市的抗联红色文化、达斡尔及满蒙民俗文化等文化内涵,创新载体和表现形式,推出具有五大连池市自身特色的历史民族文化活动。自2013年以来,五大连池市连续举办了8届玫瑰花节、精心谋划设计撒灯节、库木勒节(山野菜节),并与就业创业、营销洽谈等活动融合举办。

  大力推动旅游城市建设,重点培育以国际重点文保单位、抗联博物馆等为载体的体验式旅游和研学旅行。2020年高标准实施了东北抗联博物馆五大连池分馆和火山温泉水世界两个现场观摩项目,圆满完成了第三届全省旅发大会辅线建设。

  成功注册了红旅朝阳山商标,与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共同发行了烽火朝阳山系列邮票,设计推出“抗联军帽”“红色明信片”等产品,积极研发非遗抗联题材剪纸作品、抗联英雄人物陶瓷套装、红色瓷杯等文创产品,并将矿泉美食及康养生态产品与红色抗联文化相结合,打造独具特色的纪念品、伴手礼。

  打造“两大产业”激活文旅融合发展引擎

  全面践行“两座金山银山”发展理念,重点在打造中国矿泉特色康养城和抗联红色文化传承区上发力,着力将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品牌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发展优势。

  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积极探索“生态+康养+医疗”产业融合模式,努力将五大连池建设成为独具矿泉特色的国内知名康养城市。成功承办了首届中国康养城市发展高峰论坛,引进了总投资5亿元的北京宏福集团金手杖国际康养城等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的逸和源旅居康养中心投入运营,五大连池市被评为中国康养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60强县。

  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内涵,大力发扬传承东北抗联精神,致力于打造抗联红色文化传承区,让红色文化成为最靓丽的城市名片。与省交投集团签订了总投资5.6亿元的朝阳山东北抗联精神教育基地建设投资协议,推进建设朝阳山东北抗联精神干部教育学院、特色小镇、红色文化公园等项目。五大连池市入选全国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朝阳乡边河村被列入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朝阳山抗联红色景区晋升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责任编辑:张广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