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大庆
搜 索
新目标!大庆高标准高质量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
2021-08-05 09:15:46 来源:大庆网  作者:程诚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东北网8月5日讯 日前,记者从大庆市文明办获悉,在顺利通过复检,再次加冕“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之后,大庆又有了新目标——总结经验、动员部署,高标准高质量向着全国文明典范城市昂首迈进。

  据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夏海亮介绍,全国文明典范城市,是全国文明城市的“文明高地”中更具影响力、辐射力、引领力的“文明高峰”,是全国文明城市的升级版,是文明城市的标杆。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决定,在2021年至2023年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评选周期中,选取部分有较强示范引领作用的全国文明城市,先行开展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试点工作。

  作为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发源地、作为铁人的故乡,市委市政府始终把文明创建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从2009年首次摘得全国文明城市桂冠至今,这一荣誉成为大庆人民心中无比珍视的瑰宝,倾注着无数心血和汗水,承载着高质量发展的使命和期许。

  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过程中,大庆牢记创建为民的初心,坚持创建为民的理念,实现了由“保牌导向”向“以人民为中心”的转变。把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贯穿于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始终,实现了由“注重外在形象”向“涵养内在品质”的转变。积极推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辐射、现代文明向农村传播,形成以城带乡、资源共享的城乡一体化创建格局,实现了由“聚力中心城区”向“辐射农村基层”转变。注重日常、平常、经常,推动文明创建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常态化轨道,实现了由“会战式创建”向“常态化创建”转变。

  建设全国文明典范城市,是增强城市综合实力、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方式,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强大推动力量。创典范不单是经济实力的较量,更是精神区位的比拼。

  站上“新起点”,市文明办要求,全市各区、各创城责任单位要深刻把握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的重大意义、良好基础、光明前景,抓住宝贵的窗口机遇期,把创文明典范城市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坐标。扎实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城区环境治理、交通秩序提升、市场经营秩序改善、城市绿化亮化等工作,进一步提高市民满意度、城市美誉度,擦亮大庆城市名片。

  迈向“典范”,要在准确立标定位上求深化。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劲头,坚持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硬,全力建设百年油田,打造工业强市,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坚定信心意志,用“钉钉子”的精神,推动创建工作由点到面、由外而内、由浅入深、由物到人,稳步有序扎实向前推进。

  迈向“典范”,要在整改问题上求深化。从解决具体问题抓起,以更高水平回应群众关切,以群众的呼声为导向,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一件实事一件实事办,一项工程一项工程抓,久久为功、常抓不懈,解决好影响城市形象品位和人民群众生活品质的各种问题。

  迈向“典范”,要在打造品牌特色上求深化。审视大庆市情、创建历程、工作基础和发展趋势,在推进测评体系180项标准全面达标的基础上,着力打造独特的精神特色、鲜明的文化特色、唯美的生态特色、优良的环境特色、厚重的民生特色、常态的志愿服务特色,形成具有大庆特色的创建工作之路。

  迈向“典范”,要在健全长效机制上求深化。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建立公共文明培育养成机制、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机制、城市环境秩序治理机制等重点领域工作机制、健全共建共享的地企协作机制、全民参与的社会动员机制、严格规范的督查机制等创建工作运行保障机制,把文明典范城市创建打造成永不竣工的长效工程。

  文明创建是永不竣工的民生工程。抓好创建工作,归根结底是为了让大庆人民共享更高水平的文明进步成果,是使命所系、发展所需、民心所向。市文明办要求,各区、各创城责任单位要深入分析、研究、解决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短板,对创建工作再认识、再宣传、再发动、再安排,拿出“一往无前、志在必得”的状态打好攻坚战,以文明软实力筑牢高质量发展硬支撑,用创典范的实际成效,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责任编辑:李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