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双鸭山
搜 索
志愿服务通民意 办好实事达民心 通达社区打通服务基层群众的“最后一厘米”
2021-08-27 09:49:33 来源:东北网-双鸭山日报  作者: 韩庆权 杨军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东北网8月27日讯 社区是服务群众的桥头堡,是凝聚民心的主阵地。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双鸭山市岭东区通达社区以实现为民服务全覆盖为目标,大力创新便民举措,确保零障碍沟通、零距离服务,面对面、心贴心,切实打通服务基层群众的“最后一厘米”,让社区居民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结合所辖采煤老矿区、常住居民年龄结构等特点,通达社区聚焦“一老一小”,实现“老有所养”“幼有所育”,做好民生实事,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幸福感。

  搭建党史学习“加油站”

  “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如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已成为社区党员群众每天的必修课。

  通达社区在全市创建了首个社区党史学习教育驿站,同步建立了红色书吧、红色影院等学习教育载体,形成了平台线上学、分众线下学、寓教于乐多元化学习模式。积极组织开展百姓宣讲活动15场,百姓宣讲员用真挚情感讲述发生在群众身边党团结带领人民革命、建设、改革的真实故事。

  红色书吧全天候开放,现收藏红色书籍300余册,收藏科教类、农技类书籍2000余册,为社区群众提供充足精神食粮。举办主题观影12场,通过红色影片凝聚基层群众团结向上的奋进力量。

  百姓宣讲活动接地气,党史领读学习聚人气,群众红色观影扬正气,为党史学习教育在基层深入开展营造了浓厚氛围。

  架起服务群众“连心桥”

  “我今年82岁了,但有一颗28岁的心脏,好日子让我心里更年轻……”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通达社区居民海大爷由衷感激中国共产党为人民群众创造美好幸福生活。

  多年来,社区工作人员“甩开膀子”“迈开步子”,走街串户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新建1500平方米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包含托老所、肢体康复小屋、老年幸福食堂等场所设施,设置一键求助“爱心门铃”,为独居老人提供“吹哨求助服务”。积极拓展老年人短期托养、日间照料、家庭床位等服务,与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站无缝衔接,实现医养、康养、文养融合发展,像80岁“阳光老人”唐阿姨一样的社区孤寡老人晚年生活都有了依靠。

  社区里建起“心愿墙”,精准收集梳理群众诉求,残疾家庭贫困学生刘卫星通过“心愿墙”,实现了用上新书包的心愿,目前社区已办结居民“微心愿”93件。同时,建立公益爱心超市,为社区贫困居民提供免费生活用品,全力打造幸福社区的美好家园。

  织密志愿服务“保障网”

  “雷锋同志曾来岭东煤矿运输过煤炭”“雷锋同志曾入住过的煤矿招待所就坐落在通达社区。”这是通达社区全体居民的骄傲和自豪,是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航标。

  “没什么,这都是一些生活中的小事,是我作为一名志愿者应该做的……”常年照料社区孤寡老人的省级道德模范张爱芹,用朴实的语言生动诠释了志愿服务的深刻内涵。

  多年来,通达社区党员群众在雷锋精神的感召下,依托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先后组建了“暖心为老”“绿色守望”“爱心联盟”等13支志愿服务队伍,共510余名志愿者。

  “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开展以来,社区建立“雷锋志愿服务站”,进一步提升志愿服务能力,先后开展了为生活困难居民提供爱心援助,为患病居民提供医务康复服务,为贫困家庭儿童上学提供经济帮扶等志愿服务活动200余次,受众群体达300余人,使“雷锋精神”在新时代广泛传承发扬、焕发强大力量。

  奏响爱党爱国“主旋律”

  “共产党辛劳为民族,共产党他一心救中国,他指给了人民解放的道路,他领导中国走向光明……”嘹亮的歌声唱出了社区居民感党恩、跟党走的坚定决心,社区群众正在为演出努力排练。

  今年以来,通达社区以向阳花群众艺术团为依托,利用社区广场,常态化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已开展“童心向党”文艺演出、“百年辉煌·红色经典”诵读比赛、“弘扬龙江四大精神”主题展览等群众文化活动50余场。

  组织开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红歌传唱活动,社区1300余名群众积极参与,用歌声歌颂党的百年辉煌历程和伟大成就,唱响幸福生活。举办永远跟党走“美丽家园·幸福生活”社区文化艺术节,广大群众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主题,创作剪纸、摄影、书法、绘画等艺术作品70余件,开展广场舞、秧歌赛、健身操、太极拳等15项文化体育活动,生动展现在党的关怀领导下,社区居民多姿多彩的幸福生活。

  如今,通达社区已经成为居民的温馨港湾和幸福家园。

责任编辑: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