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9月13日讯 光伏是如何发电的?太阳能是怎样被储存利用的?新能源汽车的动力如何实现?……在这里,关于新能源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您都能找到答案。9月12日,位于龙凤湿地公园旁的大庆新能源科普馆正式开馆,我市又添一个科普打卡新去处。

靓湖学校领导和师生参观场馆。本报记者赵龙摄
据了解,大庆新能源科普馆是集科普展览、休闲体验于一体的低碳循环科技展馆,以“普及新能源知识,凝聚绿色发展共识”为主旨,布展面积约2487平方米,共设展品48件,科普内容涵盖能源发展史、光伏、风能、储能及未来综合应用等板块,集原理实验展示、技术实证展示、产业实景展示等科普功能于一体,全面立体地向公众展示新能源发展历程、产业实景及低碳未来愿景。
大庆新能源科普馆设置了能源史记、风光赋能、智慧储能和能动未来等4个展区。能源史记展区以环艺设计呈现新能源发展历程;风光赋能展区提取机械零部件,解读新能源发电原理;智慧储能展区设置触摸式多媒体屏,介绍储能技术发展及成就;能动未来展区通过模型、影像模拟宇宙光伏、便携式光伏等,展现新能源技术的未来畅想。该馆依托AR智能导览系统,参观者戴上AR眼镜,即可“穿越”到建设在千里之外的风力发电站、水电站、核电站。馆内还设置了很多智慧互动区域,实现“人机”对话,参观者可注册账户,采取积分管理,待国家光伏、储能实证实验平台(大庆基地)建成后,与科普馆联动管理,采取消费积分的方式向公众开放,将成为我市承办全省旅发大会的系列打卡地之一。
作为国家光伏、储能实证实验平台(大庆基地)的配套辅助工程,大庆新能源科普馆的开馆运营,是我市与国家电投集团黄河公司强力合作的丰硕成果,切实担起了将科技教育融入群众日常生活的责任,为群众尤其是青少年打开了能源变迁的“科技魔盒”,成为正确引导和培养青少年科学兴趣的“孵化器”。“新能源的发展让我深受震撼,今后我要多了解学习这方面的知识,为国家的科技发展尽一份力。”靓湖学校七年四班学生王悦然和刘禹树说。“展馆非常全面地展示了新能源的发展历程,是一个非常值得来的地方,有机会我一定时常带学生来参观。”东北石油大学电气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徐建军表示。
记者了解到,自今年4月10日首个国家光伏、储能实证实验平台(大庆基地)开工建设,到8月11日大庆新能源科技研发中心揭牌成立、首批“揭榜挂帅”科研课题正式发布,再到9月12日大庆新能源科普馆的开馆,平台建设“一主三辅”不断迈入新阶段,大庆与黄河公司合作再结新成果,将为开展新能源科普教育活动搭建新载体、为新能源行业技术创新发展增添新动力、为我市能源创新驱动发展增添新动能。
开馆仪式上,市发改委副主任赵树民说:“大庆新能源科普馆充分体现了低碳循环绿色发展理念,填补了我市新能源科普教育方面的空白,将成为我市建设‘三个城市’、承办全省旅发大会的重要支撑。场馆首期面向社会公众开放,营造科技创新氛围、宣传科普新能源知识、凝聚绿色发展共识,未来后续工程将与新能源领域最新的前沿技术结合,增加新展品、实现新功能,为市民了解新能源搭建新通道、新平台。”大庆黄河公司执行董事汪洋说:“大庆新能源科普馆的开馆运营,是黄河公司依托实证实验平台建设开展新能源科普教育的重要阵地,是赋能新能源建设及展示新能源发展历史与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完成面向公众科普教育的同时,践行黄河公司‘奉献绿色能源,服务社会公众’的责任与使命。”
市城投公司、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科协及省派驻光储平台推进有关领导参加了活动。东北石油大学、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专家以及靓湖学校领导和师生作为首批嘉宾参观了场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