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大庆
搜 索
胳膊酸痛,昼夜无休!大庆医护筑起防疫最坚固的墙
2021-09-24 09:23:52 来源:大庆网  作者: 沈艳茹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东北网9月24日讯 目前,我省再次出现本土新冠病例,打好疫情防控“攻防战”,我市启动了大范围核酸检测工作。在这个不寻常的中秋节,一夜之间,负责核酸采集与检测的医护人员更加忙碌起来。

  那么,他们的工作状态是怎样的?9月23日,日报记者探访了市中医医院核酸采集点和实验室——

   声音沙哑的护士们

  “5号窗口开单,6号窗口缴费……”9月23日9时许,记者来到位于室外的市中医医院东侧核酸采集处,护士白靖拿着扩音器在现场维持着秩序。这名姓白,长得皮肤也白皙的护士,摘下口罩,一张脸变成了两个颜色。

  另一边,护士张影拿着大喇叭解答着市民的各种疑问,发放着提前预约打印好的核酸检测条形码。

  “昨天人最多的时候,我被七八个人围着问一个问题,雨声加上嘈杂声,有那么一瞬间我感觉我耳朵什么也听不见了,头晕眼花。”前来采集核酸的市民越来越多,虽然张影手中举着印制着采集流程的宣传牌,但是还是不断有人反复问着同样的问题,张影只好一遍遍反复说着,“昨天一天下来,到晚上嗓子都疼得厉害,说不出话。”

  记者看到,在信息录入室内,信息录入员孙宁、赵若冰的声音也有些沙哑,两个人的窗口前市民接连不断,他们便不停地回答着各种问题。

  “我刚来一上午,说得我嗓子冒烟,他们天天这么说,可想而知。”当天,刚刚从儿科抽调过来支援的护士王连霞说,自己早上上了岗便没有离开过座位,更没有时间去喝水。

   胳膊酸痛的“大白”

  “仰头,一定要配合我,不要紧张,不要躲。”在4号采集窗口,负责核酸标本采集的护士张雪,仔细地核对人员信息,提醒要注意的事项,她熟练地操作着,几秒钟就完成了一个人的标本采集。

  “今天人相对少了,昨天人最多,一上午采集了400多人。”今年22岁的张雪是该院糖尿病科护士,从5月份开始就一直抽调到核酸采集室。1.7米身高的她,每采集一个标本就要躬着腰,抬高胳膊。9月22日当天,一个班下来后张雪胳膊酸痛,抬不起来。

  据该院核酸采集室护士长张美玲介绍,从9月21日下午开始,前来采集核酸的市民瞬间多了起来。医院迅速从各科室抽调了业务能力强的护士支援,东、西侧采集处同时工作。9月22日一天时间,为1400多人采集了核酸标本。

  记者看到,这名怀孕已经4个多月的护士长,仍然和大家一样奔忙在核酸采集处,协调着各项事宜,接着一个又一个电话,解答着一个又一个疑问……

   凌晨鏖战的核酸检验师

  “按照疫情防控要求,从哈尔滨抵(返)庆人员的核酸标本要在4-6小时内出结果,我们必须分秒必争。”当日10时许,记者来到市中医医院核酸检验室,检验科主任高君正忙着协调各项事宜。

  中秋节当天晚上正当人们欢度佳节之时,高君和核酸检验师们接到紧急通知便第一时间赶到医院,迅速启动应急预案,投入到紧张的备战工作状态中。当天一万多人次的标本在凌晨1点才开始陆续送到实验室,核酸检验师麻晓宇、孙野浓连夜奋战,从凌晨一直忙到天亮,一夜未眠。而高君也一直关注着工作群的动态,安排着工作,一夜没有合眼。

  核酸检测过程中,检测人员穿着厚重的防护装备大部分工作都需要将双手伸进生物安全柜里操作,因为长时间保持同样的姿势,麻晓宇、孙野浓从实验室出来的时候,面容憔悴,手臂僵直,半天才敢回弯,高君也熬出了黑眼圈。

  据了解,自2020年5月该院核酸检验实验室成立以来,这里已经先后检测了50余万人次的核酸标本。

  “我们现在人休,机器不休,24小时轮守,确保每一份核酸标本都能在最短时间内出结果,为疫情防控赢得宝贵时间。”高君说,科里的医护人员都已经进入战备状态,做足了打好疫情防控“攻防战”的准备。

责任编辑:张广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