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佳木斯
搜 索
佳木斯:华夏东极乡风美
2021-11-18 09:49:19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吴双 刘亿服 刘大泳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黑龙江日报11月18日讯 近年来,佳木斯市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全力推进乡风文明建设,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现如今,全市农村处处呈现出新生活、新气象,生活环境改善、文明程度提升,全市乡村文明建设不仅从外部环境到生活习俗不断发生转变,更构筑起农村文明建设的一道道靓丽风景。

  移风易俗扶正气 为乡风文明立“制”

  定规矩、立良俗、破陋习、扶正气,汤原县137个行政村分别制定村规民约,纳入移风易俗、尊老爱幼、环境整治等内容,以规立德滋养文明乡风,进一步规范移风易俗制度,除陋习立良俗。各行政村分别建立了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赌禁毒会等群众自治组织,推选出政治素质高、群众威信高、能够为群众热心服务的村民担任理事会成员,引导农民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党员干部带头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2000余份,在破除陈规陋习、倡导文明新风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创新移风易俗载体,减人情增文明。汤原县充分发挥镇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帮扶单位的作用,帮助村民在算好“经济账”“文明账”,广泛开展拒绝学子宴、谢师宴等活动,反对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目前,全县十个乡镇共为251名学子举办了移风易俗升学茶话会,在广大学子心中播撒下了文明的“种子”,使人情债“减负”,人情味更浓。

  扬善行义举美德 为乡风文明树“根”

  “弘扬传统美德,传承家风家训”“严教子孙,尊老爱幼”“家庭和,万事兴”……还没踏进佳木斯市桦川县创业乡丰年村,朗读声、笑声就飘进耳畔。

  2015年以来,村里每年都评选出村里的“十大寿星”和“十大孝星”,并大张旗鼓地进行表彰奖励,鼓励老年人珍爱生活,鼓励青年人赡养老人、孝敬老人。这是佳木斯市大力弘扬传统文化结出的硕果。

  近年来,佳木斯市以家风家训教育和文明家庭评选活动为突破,强化榜样的“示范引领”效应。组织开展“文明家庭”“最美家庭”“十星级文明户”“脱贫致富标兵”和好婆婆、好媳妇、孝心少年等各类评选活动,先后推出全国文明家庭2户、省级文明家庭16户,市级文明家庭300余户,县级文明家庭2800余户。近三年来,入选龙江好人榜49人、入选中国好人榜3人,这些道德典型半数以上来自乡村。

  文化阵地润民心 为乡风文明强“体”

  在郊区西格木镇平安村,平整的柏油路,明净的砖瓦房,道路两旁的树上尽是熟透的杏儿和沙果,已经不能只用美丽来形容。

  平安村打造了三条共计6150米的街道,包括“党建一条街”“农家菜园一条街”及“知青一条街”。党建一条街已建设完毕,新时代文明广场上的健身器材、娱乐设施一应俱全,孩子们坐在秋千上笑闹着。

  平安村党支部书记温波说:“之所以把文化墙的主题定为红色主题,就是想让村民了解党的百年奋斗历史和伟大成就,润物无声接受党史教育,促进乡风文明。”

  近年来,佳木斯市积极探索乡风文明建设新路径,全力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建设。目前,全市共有新时代文明实践所85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869个。依托各级文明实践阵地,打造百姓大讲堂、好人故事会、农民运动会等活动项目,开展“唱支山歌给党听”“村支书讲党史”等系列宣传教育活动近千场次,乡村文化活动越来越丰富,群众的生活也越来越滋润。

责任编辑:彭佳丽

【专题】乡风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