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新年迎来“心”希望,2022新年“礼包”医疗救助金已签收
2022-01-12 17:00:49 来源:东北网-极光新闻  作者:孟幻西子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据极光新闻报道 大爱无声,大德无形,肆虐全球的新冠疫情挡不住爱在龙江大地的传递。最近,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哈尔滨儿童医院联合共青团黑龙江省委员会希望工程捐助中心、黑龙江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开展“心”希望——如新中华儿童心脏病基金慈善项目回访,前往我省绥化地区为贫困先心病患儿家庭送去2022新年“礼包”,包括医疗救助金及生活慰问品等,让这些家庭感受到暖心关怀。

  自2015年3月,黑龙江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心”希望——如新中华儿童心脏病基金慈善项目落户哈尔滨市儿童医院。六年来,项目先后救助省内各地市、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291名,救助资金达405万元,其中,2021年资助60名先心病患儿慈善基金90万元。

  小寒虽寒心怀暖阳

  腊月“小寒”,天寒地冻,晨曦微露。黑龙江省希望工程捐助中心主任刘政胤,黑龙江省希望工程捐助中心副主任、省青基会理事长杜晶及省青基会副秘书长黄磊,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哈尔滨儿童医院“心”希望——如新中华儿童心脏病基金慈善项目负责人李丽等一行10人,冒着零下近25℃的严寒,驱车3个多小时,来到绥化地区走访慰问先心病术后患儿。

  “心”希望暖心窝

  莹莹是这次慰问行动走访的第一个家庭。患儿家住绥化市青冈县韩家店,家中仅有不到十亩地,父母均在县城打工。莹莹的奶奶两年前因癌症接受手术治疗,已经花光了家里本就不多的积蓄,并且丧失了部分劳动能力,全家的农活都压在了孩子爷爷的身上。

  2岁的莹莹从小体弱多病,2021年初因身体不适来到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哈尔滨儿童医院就诊。经过心胸外科副主任戚家峰详细检查,患儿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考虑患儿动脉导管较粗大,影响生长发育,做出了及早手术的治疗方案。同时,儿童医院基金相关负责人员了解到患儿家庭的特殊经济情况,第一时间联系黑龙江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为患儿办理了救助手续。心胸外科戚家峰医疗团队联手北京儿童医院心脏中心李志强主任为莹莹进行了省内首例经左胸腋下小切口微创封堵手术治疗,术后恢复顺利。

  “莫怪严凝切,春冬正交月”。此次,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哈尔滨儿童医院联合黑龙江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来到患儿家里,为这个贫困家庭送来1.5万元救助金,过节的米、面、油,还有孩子的芭比娃娃和电子琴等礼物。

  “心”希望爱永恒

  浩浩是此次慰问活动走访的第二个家庭。家住绥化市北林区农村,母亲患有精神疾病,家里主要的经济来源就靠孩子父亲打点零工维持生计,全家生活困难,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7岁的浩浩性格内向,家里人一直未发现孩子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直到去年的夏天,爸爸领着他来到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哈尔滨儿童医院眼科就诊,浩浩患有先天性白内障,同时发现孩子心脏有问题。经心胸外科主治医师孙家祥检查后,孩子诊断为“房间隔缺损”,这两种疾病均需要手术治疗。孙家祥医师综合浩浩的病情,建议先期进行房缺封堵手术,半年后再进行眼部手术的治疗方案。

  然而,对于这个已经破旧不堪的家庭来说,两次手术高昂的手术费用让他们望而却步。孙家祥医师了解到患儿家庭的情况,帮忙联系医院基金项目相关负责人员,专人协助为浩浩申请先天性心脏病救助基金。同时孙医生向浩浩的父亲讲解手术的必要性以及微创封堵的优点,心胸外科联合超声科、麻手科成功为浩浩实施了“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术后患儿直接回普通病房康复,4天后顺利出院。

  不畏严寒关,终迎春日暖。此次慰问走访为患儿及家庭送上2.3万元医疗救助金,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以及孩子喜欢的玩具。浩浩的爸爸激动地说:“儿童医院不仅让孩子重拾健康,更挽救了我们这个支离破碎的家庭,让我们生活更有奔头!”。

  “心”希望善力量

  随着医保惠民政策的逐步落实,为使患儿更多受益,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哈尔滨儿童医院牵手黑龙江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最大限度地救治家庭困难的先心病患儿。目前,该项目还在继续,凡是18周岁以下,具有中国国籍并且具有手术适应症的贫困先心病儿童,在享受国家正常医保报销后,还可以申请“心”希望——如新中华儿童心脏病基金救治,使贫困家庭患儿花费很少的费用,甚至几乎免费治病。

  天下儿童是一家,携手爱愈童心。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哈尔滨儿童医院与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签署心脏中心合作项目,真正做到患儿不动,医生动,实现哈尔滨市儿童医院与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医疗服务同质化,提升了龙江小儿心脏病微创治疗的诊治水平,推动学科向区域最强发展,为广大龙江先心病患儿保驾护航。

责任编辑: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