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月24日讯 近日,记者亲身体验一批冷链食品从入库、到进入流通销售市场的全过程,验证“一章一码”中如何保证防疫“大安全”。
记者追踪的是一批来自巴西的海鲜产品。这批海鲜产品,刚刚登陆我市,第一个落脚点是冷链食品集中管理仓。在仓内,工作人员对这些产品的外包装件件核酸检测。对每件产品六个外立面,进行全面消杀。同时,按比例开箱,对内包装和产品进行核酸检测。在检测结果确认安全后,这些巴西海鲜得到一个特有的身份赋码,外包装加盖“已检测”印章,获得出仓许可,进入市场流通销售。进口这些海鲜产品的牡丹江货主,同时得到一份盖有“牡丹江市进口冷链食品集中管理仓”专用章的出仓证明。
随后,记者在牡丹江市西冷库大波水产品批发部,见到了摆在货摊上的这批海鲜产品。用手机通过“黑龙江冷链”微信公众号平台扫码后,这批巴西海鲜的“商品编号”、“商品分类”、“生产商”、“批次号码”、“入境证照检验检疫证明”、“核酸检测报告”、“消毒证明”等信息一览无余。
据市监管局食品流通科工作人员介绍,他们每天通过“黑龙江冷链”平台,对全市进口冷链食品流通情况进行实时监控。所有经过集中监管仓检验合格出仓的冷链食品,全程处于安全追溯之中。
据了解,按照省专班“两个拓展”要求,我市将生产端、消费端同步纳入“黑龙江冷链平台”,将我市省内10家重点生产加工企业和15家重点屠宰企业一并纳入。截至目前,全市共完成录入进口冷链食品生产经营者主体信息1054户。
在监管人员办公室,记者见到一份“牡丹江市进口冷链食品监管仓出仓货品信息推送表”,上面清楚填写:出仓经营单位、名称、联系人、联系电话、产品名称、数量,重量等明细,以便辖区针对性监管。
截至1月21日,牡丹江市冷链食品集中管理仓已经运行70余天,检验出仓安全冷链产品共计820.744吨,这意味着平均每天有12吨左右的冷链食品,被赋码盖章进入我市市场销售。消费者如果想清楚知道所买冷链食品详细信息,可以通过“黑龙江冷链”微信公众号,对购买的进口冷链食品进行扫码、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