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健康
搜 索
叮……您有一份新年“健康锦囊”订单待签收!
2022-01-30 11:04:00 来源:东北网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春节是阖家团圆的日子,在这个喜庆的节日里,大家忙着准备年货、走亲访友、打扫房间、烹饪美食,过度奔波忽视了自己的健康。哈尔滨市红十字中心医院(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哈尔滨妇产医院)多科室专家在春节来临之际为广大市民朋友送上一份“健康锦囊”的订单,请大家及时查收哦!

  神经内科

  对于很多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的“老病号”来说,如果饮食不加控制,过量食用油腻的食物、饮酒再加上生活不规律、劳累等因素,则有可能导致脑梗死、脑出血等脑血管疾病的发作。

  神经内科主任何海珠表示,虽然脑血管疾病起病急,但它在到来时还是会发出一些信号。头痛、头晕、恶心、呕吐以及肢体活动障碍、偏身麻木、口齿不清等都需要高度警惕。一旦发生肢体运动或意识障碍,一定要保持情绪平稳,马上拨打120,送往最近的正规医疗机构接受规范救治。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血压不明的情况下,千万不要随意服用降压药。

  普内科

  春节期间,饮食大多比较油腻,且流行着“感情深,一口闷”的喝酒习俗。普内科主任李晨玲建议大家,节日饮食宜均衡营养,荤素搭配,尽量少食用辛辣、油腻等食物;用餐时,控制用餐速度与用餐数量,切忌胡吃海喝;有胆道疾病、脂肪肝等疾病的人更应该格外注意清淡饮食。亲朋情谊珍贵,纵然“酒逢知己千杯少”,但也要适度、适量,科学饮酒。

  上腹部持续胀痛是胰腺炎发作的典型症状,而疼痛常出现在饱餐或饮酒后,此时应警惕胰腺炎的可能。但要注意,有些人误以为是胃疼,自己吃一些缓解胃痛的药,未见效才来医院就诊,结果耽误了治疗。胰腺炎引起的疼痛是一种持续性胀痛,而胃疼是多伴有呃逆、反酸、烧心的阵发性疼痛,所以出现疼痛等不适症状不能擅自用药,应及时去正规医院就诊,以免延误治疗时间。

  心内科

  如果出现胸痛、胸闷等现象,不要单纯认为是做家务累着了,这种短暂胸痛可能是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的信号。心内科副主任王蕾指出,临床上许多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发病前的一段时间内会出现胸痛、胸闷、胸部紧束感等先兆症状,由于这种胸部症状持续时间短、自愈快,往往不会引起患者的重视,以致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

  对急性心梗患者而言,从发病到血管开通一定要控制在120分钟内的急救黄金时间。如果出现胸痛的症状,无论在家还是户外,要立即原地休息,尽量少说话,身心放松。心绞痛时立即舌下含服1片硝酸甘油,并拨打120,尽快去医院就医。

  口腔科

  春节期间,大家在品尝各种美食的同时,牙齿也要经受冷热酸甜的刺激、烟酒的“熏陶”,春节也成了各种牙病的高发期,不仅影响生活,也影响过年的好心情。口腔科主任刘玉芝提醒,过年期间吃喝频繁,餐后需及时进行口腔清洁,认真漱口、刷牙,及时应用牙签或牙线剔除嵌塞的食物,避免细菌残留。另外,很多人在餐桌上将牙齿当作“天然啤酒起瓶器”,易导致牙劈裂;食用排骨、坚果等过硬的食物会造成牙隐裂,所以在食用较硬的食物时,用力宜小,速度宜缓。

  内分泌科

  佳节临近,很多糖尿病患者都会有这样的困扰:大鱼大肉猛劲吃,怕血糖控制不住;不吃又怕扫了大家的兴,在“吃”与“不吃”之间犹豫不决。内分泌科副主任刘爽表示,合理饮食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由于目前没有一种药物可以让患者大吃大喝的同时又能很好的控制血糖,对于糖尿病患者,必须遵循合理的饮食,才能避免血糖在节日中“水涨船高”。在享受美食的同时,要想使血糖趋于平稳,需要巧妙搭配一日三餐。春节期间,每日要根据“少食多餐”原则,定时、定量进食,并控制总热量,保持体内“收支”平衡;均衡营养,粗细搭配;少盐少糖,少食用煎、炸食物,多采用蒸、炖、煮、凉拌等烹调方法;限制饮酒。值得注意的是,水果并不是糖尿病患者的禁忌,可以食用一些含糖量较低的水果,如苹果、梨等。

  耳鼻喉科

  “春节吃鱼要小心,鱼刺卡喉远误区。勿咽馒头又喝醋,徒劳无功更严重。”春节期间,鸡鸭鱼肉必不可少。一不小心鱼刺、鸡骨头等卡入咽喉部,不要相信“被鱼刺卡了赶紧喝醋或者吃馒头”的误区。耳鼻喉科负责人石大伟医生表示,有人认为醋可以溶解由钙构成的鱼刺,达到软化鱼刺的目的。其实,食用醋有效成分是醋酸,用它软化鱼刺需要漫长的时间和持久的浸泡。相反,醋中的醋酸会导致食管黏膜灼伤,并加重鱼刺扎伤部位的伤情,甚至导致喉水肿。而吞咽米面类食物会把位置较浅的鱼刺推到咽喉、食道更深处,这样不但会伤到咽喉黏膜,还可能引起感染化脓、红肿,后果会更加严重。

  石大伟医生提醒,如果吃东西的时候不小心被异物卡喉也不用过度紧张,需要立即停止进食,可尝试漱口,较小的鱼刺或异物有可能被冲走,然后检查口腔,若发现异物可以让家人用镊子拔除,如果仍有痛感或异物感,需要及时就医。

  (哈尔滨市红十字中心医院通讯员 孙丽霞 叶鸿)

责任编辑:强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