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拿大制片人给团队表现打满分
昨天(2月2日)晚上11点,刚刚结束瑞典vs英国冰壶公共信号直播任务,坐上返回驻地的大巴车上,写下这篇日记。
回想刚刚完成的第一场直播,脑海里还在像看电影一样回放着。


比赛结束后,加拿大制片人来跟我们沟通今天的制作,我问那位加拿大制片人能给转播团队打几分,他举起手比划说10分满分,这是给予我们最大的肯定,但是我知道,更多的是鼓励。我们的第一场转播也是有很多问题的,需要更快地提高,整体直播相对完整,但有的大的故事里面小的故事线讲的还不是特别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在返回的大巴车上同事们虽然很是疲惫,但直播“战斗”的状态依然延续,一直在讨论、总结和思考,哪块儿做得好,哪块儿还有瑕疵,如何能让明天的转播越来越好。

回到酒店,我们还要开整个转播团队的赛后会议,然后在直播流程、各工种配合上不断优化。团队今天(2月3日)早晨五点半就要出发,为上午9:05中国对澳大利亚的第一场比赛做赛前直播的准备工作。

中国队的比赛非常重要,国人瞩目,我相信通过今天第一场的磨合,明天一定能把中国队的比赛制作得更加精彩,我们继续加油,不负期待,不负韶华!
——冬奥会冰壶转播团队导演魏晓冬
【2】坐“奥运专列”去张家口很炫酷
昨天(2月2日),冬奥赛事转播正式开始。一场万众瞩目的冰雪视觉盛宴上演,在国际转播中心我感受到了一丝紧张的气氛,这更像是迎接一场即将到来的大考,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些许忐忑,但更多的是一种美好的期待。
与往常不同的是,今天我的工作任务是去张家口赛区对技术设备进行最后的调试。这次北京冬奥转播一共分为三个主赛区,分别是:北京主场馆群、延庆赛区和张家口赛区。去张家口赛区由于路途比较远,各赛区间设置了一趟奥运专列,所有注册媒体工作人员都可以免费乘坐,非常的便捷,很多国外同行都赞不绝口,我也为国家的交通基础设施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而骄傲。

车厢内,还有为媒体记者设置的多功能座席,可以对比赛资讯等实时信息进行浏览与查询。乘车的时候我旁边的一位外国记者深有感触,他说:“This is a mobile news station”(这简直就是一个移动的新闻台),这时的我深感自豪。


张家口赛区的调试工作很顺利,我又乘坐奥运专列返回了驻地,第一天的赛事转播也非常平稳,为接下来的工作开了好头,相信一切都会非常顺利的。

——国际广播中心(IBC)电视转播技术保障人员陈明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