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羊不恋山,只恋山中草。但是自家的羊恋上了别人家的庄稼如何是好?要不要驱赶出来?还是放任其满足口欲?
家住齐齐哈尔市梅里斯区的王某养羊多年,这些羊是家里的主要收入来源。每天,王家一家人迎着日出把羊从圈里放出去觅食,赶着日落再把羊撵回归圈,每天惦记的是羊都出去了没,归圈时会不会有羊没跟上大队伍,落在别处,吃没吃饱,如果没吃饱,还需要额外喂食。

2021年秋收后的一天,王某家一百多头羊在觅食的路上,像集体商量好一样,齐齐溜进了张某家的庄稼地,一路“扫荡”。据张某讲,五亩稻田被羊毁损极为严重。事发后,当地村委会组织双方进行了多次调解,但双方均固执己见,未能达成一致意见,矛盾进一步激化。张某一纸诉状将王某起诉至法院,要求王某立即赔偿被羊吃光的庄稼所造成的损失。

法官收到此案后,了解本地水稻市场行情,并前往事发稻田地现场进行调查。在开庭过程中,原告为证明主张,提交了一张刻录有自己声音讲述被毁坏庄稼地的光盘,可这张仅带有原告气愤感情色彩的光盘,不足以形成完整证据链条,无法证实原告的诉求;庄稼损失具体量化标准的计算可能会涉及鉴定问题,而鉴定损失所需要的时间成本及金钱成本,对于任何一方当事人来说,都不是最佳方案。

法官向双方当事人释明法律规定,将调解贯穿于整个庭审当中,并引导双方处理问题要知法、懂法,更要守法,当庭对王某饲养动物疏于管理的行为提出了批评意见,也对原告的情绪进行了疏导劝解。最终双方在赔偿金额达成统一意见后,被告王某当庭支付了赔偿款。

2022年春节假期过后的第二个工作日,办案法官到羊主人家进行回访,正赶上王某一家要出去放羊。法官了解了相关情况后,放下新年礼品,目送大姐放羊出门,又匆匆去了另一个办案地。
作为一名基层法官,在纠纷中冷静处理,在审判中认真思考,践行人民法官的使命担当,有热血,有信仰,是刻在身上忠诚不变的印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