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提示:新学期即将开始,家长微信群也活跃了起来。骗子也盯上了这个特殊时期,寻找机会混进班级群发“收费通知”,我市已有家长“中招”。
早上6点发来收费通知
2月21日早6时许,让胡路区高中生家长陈女士,看到儿子的“班主任”在班级微信群里发了一条收取资料费的通知。
和这条通知一同发送到班级群里的,还有一个支付宝的收款二维码,要家长们扫码支付买资料的费用。
看到老师这么早发来收款通知,陈女士想,正式开学的日子快到了,老师应该是希望家长早点儿交完钱也好早一些给学生们买资料。
于是,陈女士想都没想,马上扫描了二维码,付了488元钱。
陈女士表示,自己平时工作忙,但是在孩子的学习上半点儿不敢怠慢,平时特别关注班主任老师建的微信群,担心错过通知,这个群没有设置免打扰提醒。所以,当天看到班级群里有收费信息,还是以孩子班主任的头像和名字发布的,根本没有多想就付了钱。
还有些家长和陈女士一样,看到收费信息后立刻通过扫描二维码进行转账。

骗子冒充班主任收费
据了解,由于“班主任”发布收费信息的时间较早,只有醒得比较早的家长看到了这条信息,转账的人数并不多。
不久后,陈女士儿子的班主任在班级微信群里看到了这条收费信息,看到发布信息者的头像、名字竟和自己一模一样,该班主任立即意识到有骗子混进了班级群在以自己的名义收钱。
这位班主任第一时间在班级群里告知学生家长,向大家收费的是骗子,并再三提醒学生家长不要再继续支付钱款。
多位家长表示,幸亏班主任及时提醒,否则一定会有更多的学生家长上当受骗。如果全班所有家长都被骗了,骗子这一把就能捞取万余元。
之所以骗子动动手指在班级群里发送两条信息就会有人上当受骗,是因为他们利用了家长对老师的信任,受害的学生家长对此十分厌恶。
家长下载软件骗子混进来
受骗者陈女士称,得知班级群里混进了骗子,惊讶和憎恶之余,大家最想知道的是骗子是通过什么方式进入到微信群的。
翻看群里的聊天记录大家发现,发布收费信息的骗子是扫描了一位家长分享的二维码进入班级群的。
正当大家奇怪学生家长为什么要把班级群的二维码分享给骗子时,该家长表示,自己从未散布过班级群的二维码,更没有向骗子转发过该二维码。
这位家长回忆,前一段时间因为微信出了点儿问题,便在网上购买了“手机数据恢复”软件,进行了微信聊天记录恢复等操作,很可能就是因为这次操作,泄露了微信里的部分信息,使得骗子有机可乘。
此时家长们才知道,随意在手机上下载软件有可能导致手机信息泄露。如果被骗子盯上,一不小心就会造成自己或他人的财产损失。
孩子玩游戏骗子溜进群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骗子除了盗取家长的微信信息进入班级群行骗之外,还有一种比较常用的方式是:利用学生试玩高级游戏账号的幌子潜入班级群。
首先,骗子会在网上发布消息称凭借学生身份可以试玩高级游戏账号,如果有学生询问,便以证明学生身份为由,诱导其发送家长群的二维码、班主任微信名等信息。
获取相关信息后,骗子便会顺利进入班级群,根据备注名称找到班主任的微信头像进行更换,并发布诈骗信息,骗取家长钱财。
为避免骗子进入班级群行骗,民警提醒学生以及学生家长,要注意保护个人隐私信息,不要轻易在网络上留痕,以防被不法分子利用。另外,学校和老师在建立班级群时,一定要开启群主确认功能,对每一位进群家长的身份细致把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