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的张女士孕前体重不足50公斤,怀有双胎的她在产检时发现轻度贫血,但她未遵医嘱系统补铁。妊娠足月剖宫产时,少量失血后就出现了失血性休克,哈尔滨市红十字中心医院(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哈尔滨妇产医院)医护人员通力合作,经过一番“浴血奋战”,将产妇从死亡线上抢救回来。
据产三科主任医师肖玢介绍,产科出血是我国孕产妇死亡原因第一位,抢救产后出血应该以预防为主,纠正贫血是源头处置之一。我国城市孕妇缺铁性贫血(IDA)的发生率约为30%,铁缺乏症(ID)为42.6%,东北地区为53.4%,而农村铁缺乏症发生率更高,不及时纠正可能引发不良妊娠结局包括剖宫产风险,产后出血及产妇输血风险增加,甚至危及母婴生命。
问:铁缺乏症和缺铁性贫血是一回事吗?
答:铁缺乏症(ID)指血清铁蛋白<20纳克/毫升,体内储存铁不足。缺铁性贫血(IDA)是血红蛋白<110克/升。铁缺乏是妊娠期贫血的首要原因,约占95%。孕期铁需求量增加近10倍,孕前铁缺乏,体内储存铁不足,不及时补充,妊娠期间体内储存铁会快速耗竭,发展成为缺铁性贫血,引发不良妊娠结局。未贫血但是铁缺乏,相当于“碗里有饭,锅里没饭”,需要重视并及时补充。发现铁缺乏及时系统规范补充铁剂,定期复查,避免不良妊娠结局。
问:食补可以纠正铁缺乏吗?
答:孕妇饮食要营养均衡,不偏食,多食富含铁的食物,包括动物肝脏、瘦肉、鱼、蛋黄、虾、黑木耳、海带、豆制品、芝麻、核桃、芹菜、菠菜、草莓、樱桃、火龙果、桃等食物。食物中的铁有二种:一种血红素铁,存在瘦肉、鱼、禽等动物性食物,属于二价铁,可以直接被人体吸收,吸收率高,约为15%-22%,不受其他膳食影响;另一种非血红素铁,存在于谷类、蔬菜等植物性食物中,属于三价铁,不能直接被人体吸收,需还原成二价铁才能被吸收,受其他膳食影响,吸收率<10%,维生素C能促进三价铁还原成二价铁,提高铁的吸收率。孕妇如果全素食,更容易发生铁缺乏症。添加少量肉类或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如鲜橙,可以提高铁元素的吸收。每天的饮食含铁10-15毫克,吸收利用率约10%,孕妇对铁的需求量大约4毫克/天,妊娠晚期铁需求量约7.5-10毫克/天,仅通过饮食难以补充足够的铁,需要规范补充铁剂。
问:如何规范补充铁剂?
答:缺铁性贫血的孕妇应补充元素铁100-200毫克/天,治疗2周后复查血常规评估疗效。治疗至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后,继续口服3个月。非贫血的铁缺乏孕妇应补充元素铁60毫克/天,治疗8周后查血清铁蛋白评估疗效。如治疗有效,建议继续口服3个月或一直到产后。孕16周开始补铁,建议进食前1小时口服铁剂,与维生素C共同服用增加吸收率,避免与其他药物同时服用。较低的铁含量制剂可减轻胃肠道症状。对于有明显贫血症状、重度贫血、口服铁剂无效者建议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治疗。(哈尔滨市红十字中心医院 通讯员 孙丽霞 叶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