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凌晨,会战公安分局治安巡防三大队负责人王晓冬,在大齐高速公路城北收费站卡口执行疫情防控任务时,突发心血管疾病,经抢救无效牺牲,年仅48岁……

王晓冬
同事回忆牺牲过程流泪,柜子一角还有两桶未开封的方便面。

和同事们一起执勤,右三为王晓冬。
“不愿意相信这是真的,却又不得不相信这是真的。王队走了,连句道别的话都没来得及说……”
3月10日,大庆市公安局会战公安分局召开王晓冬事迹发布会。回忆起5天前王晓冬牺牲的一幕,会战公安分局治安巡防三大队民警葛庆宇极力控制着自己的情绪。
“自从今年疫情防控卡点启动以来,王队从来没有缺席过,顶风雪、冒严寒,坚守在一线。除夕、元宵节他都主动值班执勤,把与家人团圆的时间让给我们。”
葛庆宇说,3月4日,农历二月初二,8时整,按照会战公安分局的勤务部署,王晓冬带领大家准时来到大庆市大齐高速城北收费站疫情防控检测点,迅速进入24小时在岗在位的工作状态。严查进入市区车辆,对驾乘人员逐一核查“两码一证一报告”,一直忙碌到3月5日凌晨1时许,车辆才渐渐少了下来。
此时,王晓冬捂着胸口蹲在地上,说自己胸痛。同事将他扶进执勤板房,劝他回家休息。他说自己有高血压,挺一挺就没事儿了,卡点本来就人少,任务还重,作为负责人,他不能走。凌晨3时,王晓冬胸部再次疼痛,同事建议他到附近医院检查一下,王晓冬却坚持说等到早8点交接班后再去医院。
“这时他已经浑身发抖,满头是汗,大家强行将他拖拽上车,送往医院,确诊为主动脉夹层破裂,最终还是迟了……”葛庆宇声音哽咽,眼泪流了下来。
王晓冬因抢救无效牺牲,留下了年迈的母亲……
据了解,当日,王晓冬共检查车辆785台、核查人员1342人、移交275人。
在王晓冬办公室的衣柜里,警服和被褥整齐地叠放着,在柜子的一角,还有两桶未开封的方便面,这是他晚上执勤回来的加餐,可他却再也没有机会打开了……
通宵达旦、连续鏖战是常态,领导命令他休息,他却憨憨一笑“活儿多,忙完一起休吧”。

工作中的王晓冬。
王晓冬,1974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一级警长。曾荣记个人三等功1次、获嘉奖4次,连续3年被评为优秀公务员,3次被评为市公安局“铁人式民警”。
王晓冬是一名土生土长的“大庆子弟”,在会战故事的熏陶下长大,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早已融入他的血脉。
高中毕业,他就读警校,毕业后进入采油三厂经保大队,迎着朝霞日暮,巡逻在广袤的油田大地,维护着这座“没有围墙的工厂”的安全。在经保大队工作期间,王晓冬两次被评为油田保卫工作先进个人,因工作出色,升任副大队长。
2006年10月,他通过招录,进入大庆市公安局会战公安分局,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警察。在治安巡防三大队,他从一名普通民警成长为副大队长、负责人。
能干、能拼,是同事对王晓冬的评价。
“王队是我们分局出了名的‘拼命三郎’。”治安巡防三大队民警董国义说,每逢有重大安保维稳任务,或者侦办重大疑难案件,通宵达旦、连续鏖战对王晓冬而言是家常便饭。渴了喝矿泉水,饿了泡方便面,累了就在椅子上打个盹儿。王晓冬曾连续20余天战斗在疫情防控和安保维稳第一线。
紧张的工作节奏让王晓冬的健康状况每况愈下,同事们经常看到他大把大把地吃药,整个人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老了很多。
2021年7月,辖区居民郭某报警称:自己在某网店购买了“酵素梅子”,食用后产生了腹痛、腹泻等不良反应。经检测,食品中含有国家明令禁止添加的“酚酞”。
为了侦破此案,王晓冬远赴河南商丘,带领专案组民警每天起早贪黑、蹲坑守候,在垃圾堆里获取重要证据,一举将9名嫌疑人抓获,成功侦破了涉案4000万元的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件。
返回大庆后,两天一夜没合眼的王晓冬又参与到审讯、送押工作中,一直工作到后半夜。其间,领导命令他回去休息,他却憨憨一笑:“活儿多,忙完一起休吧。”
冒雨站到水里当路标,掏钱送迷路老人回家。从警15年,零违规违纪,零有责投诉,零执法过错。

王晓冬(左)在办案途中。
不管遇到怎样的困难,王晓冬从不言弃。
他所在的大队负责区域商业场所密集、流动人口多、治安状况复杂、稳定任务繁重。他与同事加大管理力度,挖线索、打窝点,铲除了一个又一个毒瘤,净化了辖区治安环境。
自2018年担任治安巡防三大队负责人以来,他带领大队4名民警克服人员少、任务重的困难,共侦办刑事案件31起、查处行政案件265起,打击处理违法犯罪人员312名,考核排名始终位居前列。
王晓冬对犯罪分子铁面无情,对辖区居民却满怀柔情。
2021年11月的一天晚上,王晓冬在驾驶警车巡逻途中,接到110转来的一位妈妈的报警:孩子被热水烫伤,要立即送医院。那时正逢交通晚高峰,家长便拨打了110求助。王晓冬立刻赶到,将母子送到油田总医院,帮着办完住院手续才离开。
辖区会战大街地势低洼,排水不畅,每逢暴雨便是一片汪洋,给车辆通行和人员出行带来极大隐患。
承担交通管理那几年,每逢下暴雨,王晓冬总是冒雨站到水位最深的地方当路标。每逢下大雪,他也都会出现在辖区繁华路段,铲雪清道、推车救援。
执勤中,遇到有老人、孩子过马路,王晓冬都亲自护送。遇到迷路老人,他自己掏钱叫出租车送老人回家。每天上、放学时间,他都到萨东一小学路口维持交通秩序,护送学生安全过马路。
2020年初疫情来袭,王晓冬主动加入“抗击疫情”党员突击队。此后两个多月的时间里,他一直在大庆油田总医院执勤室负责安保工作,日均登记新冠病毒送检样本300余份。为了劝阻被隔离人员离开,他帮助隔离群众解决了家禽无人喂养的困难,隔离群众感动不已。
这些年,王晓冬先后救下轻生人员3人,帮助危重病人就医19人次,为走失老人找到亲属8次,帮助群众找回遗失物品23次,疫情期间为隔离居民送去药品、生活物资50余人次。
在分局开展的“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王晓冬是大家学习的标杆。从警15年,执法数万次,王晓冬实现了零违规违纪,零有责投诉,零执法过错。
把照顾护理父亲的责任托付给了妹妹,牺牲前一天,允诺陪母亲补过“二月二”,这位永远“失约”的警察将永远被记得。

王晓冬清扫单位门前积雪。
如果说王晓冬的一生,还有什么亏欠,那亏欠最多的就是家人。
从警15年来,王晓冬一直战斗在公安基层第一线,忙碌成为常态。
2011年6月,父亲生病住院了,当时正赶上全市开展交通秩序专项整治,王晓冬所在的队任务很重。为了不耽误整体工作进度,他安顿好父亲后,把照顾护理父亲的责任托付给了妹妹,自己没黑没白地扎到了辖区。
可没想到,老人突然病情加重离世,正在外面执勤的王晓冬没能赶上看老人最后一眼,这也成了10年来他最重的心结。
父亲去世后,母亲成了他最大的牵挂,只要一有时间,他就会多陪伴老人。可是,经常是他刚刚赶回家里,一通紧急的工作电话又让他匆匆返回岗位。母亲理解他,唯一的妹妹也支持他,家人唯一的希望就是他能保重身体。但这唯一的希望,最终还是破灭了……
3月4日上午,在岗执勤的间隙,王晓冬还和76岁的母亲通电话,告诉老人“二月二”不能陪她过节了,等5号早晨下岗后,再买好猪头肉把这个节补上。可是,母亲却没能等到儿子的归来……
带过他的队长,还记得当初他跟在身后不停地询问执法办案适用法条的样子;一茬茬的新警,也还记得他手把手教他们执法平台使用的样子。然而,这样的场景此生将永远成为回忆……
此后,在大庆大街小巷巡逻的警察队伍里,在守护大庆城门的各个卡口上,在与犯罪分子较量的惩恶扬善的路上,我们将不会再见到这个叫王晓冬的民警……
王晓冬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仍在护佑大庆的城门,守护我们的岁月静好。王晓冬,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