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黑龙江省法院  >  法院动态
搜 索
黑龙江高院组织开学“法治第一课”校园行法治宣传月活动
2022-04-12 08:37:40 来源:黑龙江法院网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109家法院共同参与,137名法官走进课堂,193所中小学校75064名中小学生共享“第一课”,这是黑龙江高院组织的开学“法治第一课”校园行法治宣传月活动交出的成绩单。

  随着时间的指针指向4月,开学“法治第一课”校园行法治宣传月活动落下大幕。一个月的时间里,黑龙江各地法院的法官进课堂,上“云”端,用一封封致家长和学生的信,用一个个典型的案例,以案普法、以案释法,希冀通过每一次传授、每一个案例,让法治思维和习惯成为7万余名孩子做好每一次选择的保障,交出了一张成绩不俗的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普法答卷。

  选上来

  尽锐出战实现保质保量

  “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行为是校园欺凌吗”“如何应对校园欺凌呢”,3月28日晚上7点,牡丹江市东安区法院刑事审判庭庭长王洋坐在电脑前准时“开播”,为牡丹江市人民小学学生和家长直播讲授法治教育课。送法进校园,王洋已经坚持了20年。在第27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这一天,王洋和过往一样,精心准备了讲课的内容。不同的是,这是她第一次直播讲课。虽然是第一次作“主播”,但她选取的案例,让同学们更好地认识了校园欺凌,直播效果更是出乎王洋的预料。弹幕上不断出现的回答和反馈,正是同学们对校园欺凌的危害和防范应对的初步认识。

  王洋是全国优秀法官、全国法院办案标兵,而为了让自己更好地审理案件,她先后考取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国家二级婚姻家庭咨询师,近日,她还参加了家庭教育指导师资格考试。一些老师和家长尊称她为“法院里的读心师”。能够让这样的法官讲授“法治第一课”,无疑能够帮助青少年“把心脉、破心障、塑心性”。授课效果也自然有保证。

  活动开展以来,黑龙江高院便组织全省法院选派未成年人案件审理的精锐力量,不断充实“法治第一课”的师资力量。一大批和王洋一样的优秀法官走进课堂。

  在大庆中院,少年法庭庭长张丹也在线上“走”进了庆风小学。

  张丹以“以法之名,护你成长”为主题,为学生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网络直播课。直播课解读了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还以犯罪是否与未成年人有关作为设问,讲解了不良行为与严重不良行为、违法行为与犯罪行为的区别,以及年龄对未成年人责任能力的影响等内容。课程结束后,学校将课堂内容和大庆中院制发的《家庭教育责任告知书》转发给家长,获得家长们的纷纷点赞。

  3月23日晚7点30分,佳木斯中院少年法庭法官张译冉在抖音号上准时开播。这次,她以“少年的你”为题,讲述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预防校园欺凌的相关知识,直播峰值达2.3万人次。

  鸡西两级法院则以上下联动的形式,选派20余名专业的“普法教师”为全市近8000名“国之未来”进行了线上普法教育。

  走下去

  精准普法不让“大水漫灌”

  蔚蓝的天空、鲜艳的五星红旗、靓丽的民族服饰、灿烂的孩子笑颜。在齐齐哈尔市梅里斯区哈拉达斡尔族小学,梅里斯区法院法官德婧走进这所她曾就读过的小学,送法进课堂。德婧精心设置了“一起来当法官”环节,这些“小法官”热烈讨论了“可以去KTV唱歌吗”“可以去网吧玩吗”等话题。下课铃响了,但孩子们依依不舍,有的说,德婧法官要常来学校授课,有的说,他要好好学习,长大了要像德婧姐姐一样做优秀法官。

  达斡尔族,是黑龙江53个少数民族中的一个。保护少数民族青少年成长,了解他们的法治需求,是黑龙江法院法官一直的追求。

  而青少年易叛逆、易冲动,好奇心趋使下不断探寻自我安全边界,这困扰着许许多多林区、农场和乡镇的学生。于是,在八万里兴安,在老林区,在“北大荒”,像德婧一样的法官们不断延伸精准普法的触角,让“石榴籽”“小树苗”“小禾苗”在法治教育的引导下茁壮成长。

  哈尔滨市道里区法院少年法庭7名干警利用下沉社区送达防疫物品、配合核酸检测等机会,将未成年人保护法、家庭教育促进法彩色图册、传单发放到辖区内三所实验学校的学生和家长手中,引导中小学生深入学习法律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在大庆市红岗区杏树岗镇中学的操场上,红岗区法院的几名法官被学生们团团围住。法官们一边向学生发放法治宣传资料,一边耐心解答着学生们提出的法律问题,在与学生们的高效互动中传递了法治守护的力量和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殷殷期望。

  在林都伊春,大箐山县法院刑事审判庭负责人王立新等3名法官走进带岭中学,对6种不良行为习惯及不良因素诱导演变成犯罪的过程作了详细阐述,与同学们一同分析违法犯罪带来的惨痛教训,引导同学们纠正不良行为习惯,远离违法犯罪。在大兴安岭,加格达奇区法院刑事审判庭法官王丹丹走进加格达奇区第四中学,以例举随意旷课、校园欺凌、打架斗殴、盗窃等青少年常见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情形,为学生们讲解青少年应必备哪些基本法律常识,引导学生们明确法律底线和行为边界,遵纪守法、共创文明和谐校园。

  在前进农场小学,建三江法院前进法庭庭长庄建国向学生们普及法律知识,在八五二农场小学,红兴隆法院南横林子法庭的法官则围绕反家庭暴力法、家庭教育促进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向百余名师生讲授家庭暴力和校园暴力的表现形式、不良影响以及应如何使用法律手段应对和预防等内容,引导学生们拒绝家暴,尊重同学,勇于对家庭暴力、校园欺凌说“不”。

  云上见

  线上课堂呈现多样精彩

  受疫情防控形势影响,多地法院的法治教育课由线下转为线上。为保证效果,法官们根据中小学生的不同年龄和认知能力特点,精心设计教学内容,让“线上”法治课同样精彩。

  “邮票、奶茶、果冻、跳跳糖等零食也可能是毒品”,在哈尔滨市双城区第八小学,双城区法院刑事审判庭法官徐静,从毒品的危害、青少年接触毒品的途径及如何防范毒品侵害三个方面,线上授课讲授“预防毒品侵害,守护少年的你”,吸引了2500余名师生听课,实现了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拒绝毒品侵害的“授课目标”。

  “同学们知道未成年人都是几岁吗?”“什么是不良行为呢?”哈铁中院法官小姐姐郝兴薇身着法袍,站在审判法庭中央,正在录制法治教育网课,她将给哈尔滨市团结小学的学生们带来题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官姐姐带你顺利“通关”》的讲座。

  录制法治教育课,制作普法短视频,全省各地法院各施所长,创新普法形式,让新样态的授课形式不断丰富着线上课堂的内容。

  鸡西市鸡冠区法院注重寓教于乐,精心制作多期原创动漫系列片《嗨!少年》,向辖区三所小学的3000余名学生讲授校园生活中常见的问题、解决方式。双鸭山中院开设线上“普法小课堂”,为市第一中学和光明小学学生讲解刑法修正案(十一)、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家庭教育促进法。伊春中院联手伊美区法院制作法治教育视频,为八一学校20个班级的718名学生进行“云端授课”。黑河中院、齐齐哈尔中院将“法治第一课”与线上“公众开放日”相结合,通过播放“公众开放日”宣传片、以远离校园暴力为主题的宣讲视频,分别为黑河实验教育集团西校区、齐齐哈尔市第二十八中学的千余名学生送上内容丰富的法治套餐。

  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法治教育是青少年养心教育的基础和根本。“未”你而来、“未”爱守护、献给“少年的你”,一场场宣讲,一堂堂锚定权益保护的授课背后,是黑龙江法院进一步探索、完善对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所付出的努力。今后,黑龙江高院将采取多项举措,全面提升涉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工作质效,力争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创造有力法治环境,让未来更精彩。

责任编辑:郭丽颖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