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4月23日讯 岁月静好,是因为有人在负重前行。当城市社会静态化管理按下暂停键的时候,哈尔滨市儿童医院护士再次接到指令出发,一支支核酸采样队连续多日奔波道里区、香坊区等地核酸采集站点完成全员核酸采样任务,两支护理支援小分队外派双城区驻守核酸采样,共筑疫情防控壁垒。 4月19日凌晨2点,泌尿内分泌科护士吴娜值夜班收治一名肾病患者,让她这个夜班过得格外忙碌,4月20日9时她迈着疲累的步伐走出医院,刚刚到家就看到哈尔滨市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指挥部第60号公告,让她感觉接下来她们注定要忙碌起来。正如所料,4月20日夜晚她收到了护理部通知:21日早6时10分集合去支援道里区尚志大街全员核酸采样工作。

第二天晨曦微露,吴娜便迎着朝阳来到了尚志大街办事处,开始了新的一天工作。一张小小的方桌,一个小小的凳子,再有一位负责扫码的社区工作人员,便可撑起一个采样点位。自疫情开始以来,儿童医院护理部、感控科定期组织全院的医护人员进行穿脱防护服和鼻、咽试子采集方法的培训并进行考核,有了前期理论知识的支撑,核酸采集工作对于吴娜来说已经是一件得心应手的事。
吴娜还记得2020年第一次去群力支援核酸采样时的忐忑不安,忙碌了一整夜的夜班,接到核酸采集任务后,交接完工作,紧急集合,立即出发。那时还是先到群力第五社区领取物资,然后坐中巴汽车每一个小区分配几位医护人员,自己带着采样的物资前去点位报道。吴娜记得第一次去的时候,内心既惶恐又不安,当时吴娜眼前是排着长队的居民,她清楚的记得从接任务到下午3时,未进一粒米水,共计核酸采样900人次,快速换班吃饭再次开始采集,到结束时已是晚上九点半了,共计核酸采样1500人次。回到家后,洗去一身疲惫,她才感觉到疼的弯不下的腰和抬不起的手臂在诉说着下夜班的辛劳。

2021年10月,巴彦疫情严峻,吴娜再次整装出发,这次采集工作令她印象最深刻的是入户采集,穿着厚重的防护服,身上挂满着采样用品,一级级的台阶往上爬,出了这个单元又爬下一个单元,两个小时的工作便让身上的衣物变全部浸湿,让她感到温暖的是,每到一户人家,居民都友好相待,积极配合,他们感谢政府没有漏掉每一个人,也理解护士们的辛苦,称赞护士们为人民服务真是不辞辛苦。当时备受感动的吴娜,只会不停的重复着“谢谢你们的配合”。
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仍然复杂严峻,科室因为临床护理人员十分紧张,外派支援社区核酸采样任务,由原来“两天一轮换”,改为“一天一轮换”,此次吴娜又被列为支援双城核酸采样护理小分队的后备队员,时刻准备逆行出征。
当初选择做护士这一职业的自己又怎会想到,未来的某一天,自己正在做着这样一件伟大却又平凡的事。她坚信疾病和灾难将成为岁月的尘埃,春天已经破土而出,我们终将会战胜疫情!(通讯员 魏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