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5月26日讯(纪世强 记者 霍枭涵)走进北大荒集团建三江分公司创业农场的水稻田间,处处可以感受到智慧农场的智能化。“不用农机驾驶员一天能节省六七百块,而且‘无人驾驶’的播种机比人工开得还直流,走位精准还能增加播种面积。现在种地玩得就是高科技,今年种地每台插秧机少一个人,明年可能少俩人,后年可能就不用人了。”创业农场科技科副科长刘欣说。

创业农场插秧机队。
作为建三江十个“无人农场”试点之一,创业农场免费为插秧机装上了辅助直行系统,不仅节约了一名劳动力,还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这是建三江积极探索“无人化农场”的又一次尝试。
4月28日,《国务院关于同意建设黑龙江佳木斯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批复》发布。批复同意将黑龙江建三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为黑龙江佳木斯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全国范围内国家农高区增至9个,佳木斯农高区也是黑龙江省唯一获批的国家级农高区。
为了让农场更智慧,建三江农技人员不断用创新才智创造“智慧芯”。
刘欣介绍,无人农场是未来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建三江建设智慧农业无人农场要达到的目标,绝不仅仅是“无人”这一方面,而是要做到智慧决策精准管理的,而是要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做到实时监控、智能决策、精准管理、无人作业全覆盖。
在建三江近1200万亩耕地上,农业作业方式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建三江各农场在“无人农场”的基础上,纷纷打造智慧农业先行试验示范区,积极引进无人搅浆机、无人插秧机、无人植保机、无人收割机等先进机械,大范围开展试验示范,面向全程数字化、精准化、智能化及无人化继续探索。
在建三江北大荒智慧农业农机中心,记者了解到未来的农场智能计算系统会很“忙碌”。农场内,水稻从耕种到收获各阶段作物的生长状况及病虫草害情况,管理系统都可实时进行监控,一旦田中缺水就会提醒农民去灌水,哪一块田需要施肥了、有病害了,都会及时提醒农民,实现智能决策和精准作业。
该系统通过数字化与智慧管理云平台系统,存储、学习各种信息、数据与知识,进行数据处理、推理、决策的云端计算,智能决策下达各种作业指令。
“这两年,越来越多的种植户自发地应用最新的信息技术、智能设备进行农业生产作业,像应用变量施肥进行插秧作业、应用导航辅助直行进行无人驾驶插秧、无人机航播等等。这就需要我们农业生产管理者,必须与时俱进,紧跟技术创新步伐,不断完善和创新,以最快的速度,最高的标准把智慧农业项目建设成功。”刘欣说满怀信心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