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双城区希勤满族乡下辖8个行政村、18个自然屯,人口20331人,其中满族人口占68%。近年来,通过实施“产业强乡,生态立乡,文化兴乡”战略,全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显著提升,涌现出全国文明村1个、省级思想政治工作示范点2个、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1个。
德文化。深入挖掘、研究、弘扬中华传统道德文化,创新农村德育教育特色,全面营造文化德育的人文环境。
结合文明村、文明户创建,制定《十佳孝老爱亲道德模范评选方案》《优美庭院评选方案》《香化竞赛方案》《德育课进广场活动方案》,通过村民推荐,乡村班子和村民代表实地考评,评选全乡“十大孝星”“十大乡贤”“十佳身边好人”“十佳优美庭院”“环境最美村”“香花模范户”“香花联动示范户”“香花一条街”“特色文化街”,引导村民见贤思齐,崇德向善。每年举办“德文化节”,通过老百姓喜闻乐见的群众文化活动,千方百计丰富和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通过愿景激励、座谈讨论、文体活动、典型引路、道德讲堂、参观评比、文明共建、普法宣传等举措,强化教育引导,提升村民素质。截至目前,已举办六届“德文化节”。每届德文化节都有一个明确的主题。通过组织开展秧歌、广场舞比赛、篮球赛、拔河比赛,群众参与度越来越高,影响面越来越广。




合作化文化。打造合作化文化,根本目的在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所有希勤人都热切盼望希勤村能像大寨、小岗村那样,在全国拥有知名度。全力打造“农业合作化第一村”,重点确定打造了“合作化红色标识、合作化纪念馆、合作化广场、合作化雕塑、合作化文化墙、合作化纪念活动、合作化著作、全区样板合作社”等八个文化支撑点,并将毛主席为希勤村题词日“7月31日”,作为希勤乡“合作化”纪念日,自2009年至今,希勤村每年都举办红歌会,群众用自编自演节目庆祝,形成了全区闻名的文化活动日。


友谊渠文化。“友谊渠”是上世纪70年代,双城人民引拉林河水修建的引渠,全长330多公里,承载着双城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艰辛历程。希勤乡深入挖掘友谊渠的精神价值、影响和贡献,从2012年开始,在紧邻友谊渠和引拉管理站的希新村打造友谊渠文化,重点确立了“友谊渠历史、友谊渠广场、友谊渠‘龙形’文化墙、友谊渠诗篇”等文化支撑点,旨在歌颂勤劳智慧的双城人民不畏艰险、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所创造的历史功绩。围绕“走引拉、温誓词、讲合作、话传奇、同劳动、吃派饭、谋发展、促振兴”二十四字主题思想,确定开展“不忘初心跟党走,牢记使命当先锋”党日活动,进一步弘扬友谊渠文化。
狠抓文化设施建设
在做好文化创意和文化品牌的同时,更加注重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截至目前,全乡8个村都建了文化广场,总面积3.4万平方米,每个广场都有独特的立意和文化内涵。希勤村的合作化广场、爱德村的德文化广场、希新村的友谊渠广场、爱富村的贤广场等,广场特色突出、主题鲜明,使乡村面貌大为改观,人民生活幸福指数大幅提升。


推进生态文化建设
结合希勤美丽乡村建设实践,提出特色乡村“18字”建设法:兴产业、重规划、强基础、做文化、抓引导、建机制。全乡8个村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注重彰显个性,由乡村统一组织香化,春季利用家庭庭院,全乡统一育苗,各村按香化地域确定株数,全乡统一确定栽花日,以村为单位,按数领取花苗,村干部、党员、积极分子以及村妇联主席发动广大妇女,义务栽花,使全乡香化一步到位。绿化也采取此种模式,达到降低成本、扩大参与面和绿色面积,提高绿化率。目前,全乡8个村总体上形成了“各尽其秀、各美其美”生态文化建设格局。爱贤村利用引拉林河穿村而过的地理优势,从抓生态入手,立足打造“生态第一村”,全村绿化面积达70%,每一条街巷都有花有树,成为全区生态宜居的乡村样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