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6月2日讯(记者 杨 帆 唐继厚)2日,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黑龙江扎实做好‘稳增长、保民生’工作”系列新闻发布会,围绕“全省金融助企纾困政策措施有关情况”做专题发布。因疫情影响,部分居民贷款发生逾期,影响个人征信报告,人民银行对此类人群采取有力的支持政策。

中国人民银行哈尔滨中心支行副行长赵庆德进行情况介绍。
当前,部分企业与个人受疫情影响无法按期履行还款义务。中国人民银行哈尔滨中心支行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征信权益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指导全省各级征信系统接入机构及其分支机构(含银行、信托、消费金融公司、小贷、担保、信托、公积金中心等)采取有效措施,扎实做好“四类群体”的征信权益保护工作。
“四类群体”包括因感染新冠肺炎住院治疗或隔离人员、因疫情防控需要隔离观察但未住院的隔离人员、参加疫情防控工作人员、对受疫情影响暂时失去收入来源的个人和企业等。符合“四类群体”范畴的企业和个人如果出现征信逾期记录,可以向人民银行或信贷业务发生机构提出征信异议申请,维护自身征信权益。
围绕“四类群体”征信权益保护。组织全省各级人民银行、接入机构网点利用线上线下宣传渠道,加强征信权益保障相关政策解读与指导,及时了解、回应公众的诉求和关切。组织各征信接入机构完善工作机制,指导各接入机构制定工作制度,改造业务流程,通过调整“四类群体”还款计划等方式防止发生征信逾期,对于已经发生逾期的,指导接入机构设立绿色通道,按照特殊流程给予征信记录调整。畅通公众异议、投诉维权渠道。同时,还设立了消费者权益保护专线“12363”,对于公众反映的征信权益方面的问题及时予以解答,对于各类征信异议、投诉给予快速回应、办理。
截至今年3月末,全省地方法人接入机构累计为18.4万名个人和1948户企业调整了征信记录信息。
自行动开展以来,截至今年5月末,全省共排查159家工商信息和广告中带有“征信”“征信修复”字样的企业,清理违法广告3条,指导48家企业完成整改,其中31家变更工商信息,17家完成自主注销。6家企业被依法纳入经营异常名录,向市场监督管理、公安部门移交3家企业线索。
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哈尔滨中心支行将继续把“四类群体”征信权益保护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加强对接入机构的督导,强化政策指导和信息监测,切实保障“四类群体”征信权益。同时,继续秉持“开正堵邪”工作思路,持续推进全省“征信修复”乱象专项治理行动,联合相关部门对企业名称、经营范围内含有“征信”“征信修复”等相关字样的企业进行实地筛查,督促完成整改,对涉嫌非法买卖个人信息、网络诈骗等犯罪行为,依法立案侦查、严肃查处。